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八六八年(明治元)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下达了“神佛分离令”,日本佛教从江户时代的国教地位一落千丈。政府大力提倡“神道兴隆”,以神佛分离令为契机的废佛毁释运动和废合寺运动纷纷在各地兴起。在严峻的排挤佛教形势之下,僧侣们不得不在新政府的统治下寻求出路。在日本国内,佛教徒们积极反击佛教害国论和佛教批判论,努力构建一个于国有益的佛教形象。同时,他们采取积极迎合政府的态度,并开始将视线转向海外扩张。其海外扩张以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为契机而逐步展开。日本佛教各教团高举“尊皇奉佛、爱国护法”的大旗,积极追随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开始了他们罪恶的“战争协力”(即对战争的支持和援助)之路。日本佛教徒们企图以战争协力为抓手,宣传佛教存在的所谓社会意义,事实上,举着“尊皇奉佛、爱国护法”的大旗,主张自己是于国有益的佛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其实际内含其实也就是主张自己是对战争有益的佛教。本研究以战争时期最活跃的宗派——真宗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其战争协力活动的内涵。在明确真宗教徒的战争参与和“战争协力”的同时,对其战争责任的讨论也将是本文重要的着眼点。本论文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史料及其他可以用于论证的证据来推进研究。此次研究以真宗大谷派宗务所出版的机关杂志《真宗》(283~507号/1925~1943年)为主要史料,将其中所登载的与中国大陆战争支援活动所相关的报道分类整理出来,用以研究。全文除了序章和终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近代日本佛教与其海外扩张”,欲探究日本近代佛教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并明确日本佛教开始战争参与和协力活动的时代背景,同时整理出其海外扩张——特别是对华扩张的过程。第二章拟以杂志《真宗》上所载事件为基础,对真宗大谷派的战争参与进行分析和讨论。日本佛教的战时军事援助始于一八九五年的甲午战争,终于一九四五年二战结束。本章所讨论的军事援助活动包括:派遣从军僧和慰问使的军队慰问活动、对军队的物资和资金支持活动、以及佛教的士气鼓舞活动这三部分内容。这些以军事援助为主的战争参与,正是包括大谷派在内的日本佛教战时协力真实写照。第三章拟考察以宣传抚恤的“怀柔”工作为中心的大谷派协力活动。以日军的挑拨而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军为了压制不利舆论,于是利用善于说教的佛教徒,下令让其对当地的中国民众进行宣传抚恤工作。本章所探讨的宣传抚恤工作,一是由佛教徒在占领地进行的鼓吹侵略战争“正义性”和“正当化”的宣传活动,其二则是给当地中国人进行日语教育和“皇民化”教育;这两者皆是日本佛教徒所做的宣传抚恤工作中值得探讨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第四章拟就日本佛教如何走上战争协力之路进行讨论,其实也就是分析和明晰佛教徒为实现战争协力而进行的教义歪曲和佛教经典删除运动。本章首先欲考察真宗教团“真俗二谛”论的起源和变迁过程,以明确真宗为了进行战争协力活动,而对教义有意歪曲的历史过程。其次欲梳理西本愿寺派的佛教经典删除运动的经过,以明确在战争总动员体制下丧失了宗教信仰的真宗佛教者的形象。在近代战争中,日本佛教各教团为了迎合政府,基本上都进行了“战争协力”活动。真宗教团的“战争协力”态势,实际上可以说是战时情况下日本佛教教团全体形态的一个缩影。战后的各个教团虽然认识到了自己助协助战争的过错,但是其对战争责任的认知和表态仍然不够彻底。从这一点来看,解决日本佛教的战争责任问题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