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普通电涡流测功机、MCS51系列单片机、A/D采集系统等设计了工况控制测量平台。利用普通的空气压缩机及电磁阀设计了高压射流补气(HPAS)系统的控制部分。试验中采用不同的喷孔进行补气,由静态标定结果可知,补气流量与喷孔直径一一对应。 利用自制的补气测控系统,通过测取不同喷孔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响应历程,比较补气前后发动机的状态差值,可以分析出不同补气流量对柴油机低速大负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喷孔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烟度、NOx、HC排放等的改善程度不同。当喷孔孔径在2.5mm~3.6mm,对应的补气流量在27~42kg/h的范围内时,补气对柴油机各个性能的改善效果最大,当喷孔孔径小于2.5mm或大于3.6ram时,补气对柴油机各个性能的改善效果都不明显。 根据稳态试验结果着重研究HPAS在补气量为27~42kg/h的范围内对瞬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补气与油门动作同步进行时(升油门时开始补气,回油门时停止补气),补气对发动机性能的改善幅度最大;2.5mm、3.0mm、3.6mm三种喷孔采用2.5mm、3.0mm、3.6mm三种喷孔进行补气时柴油机的烟度、NOx、HC的排放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改善不明显,但在恒转矩增转速工况时,补气时柴油机的有效热效率较补气前降低了1%~2%;3.0mm和3.6mm喷孔对烟度的降低幅度相当且大于2.5mm的喷孔;3.6mm的喷孔对NOx排放降低幅度较大,采用3.0mm的喷孔对HC的排放降低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