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还是自由——《逃离巫师》的精神分析解读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都柏林的艾丽丝·默多克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自1954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在网下》起,默多克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完成了26部小说、1部短篇小说集、6部戏剧和2部诗集的创作。这些成就为她在战后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作为一名哲学家,默多克也发表过5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她早年曾在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学习哲学,战后则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工作。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动摇了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念。默多克亲眼目睹了许多人因出身问题而遭受迫害。他们国破家亡,沦为难民,不得不选择移民,甚至被迫死亡。她的哲学思想也因此有所改变。她不再相信个人具有绝对自由,其小说也更加关注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和自由问题。作为犹太裔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希·弗洛姆在二战时也遭到德国纳粹施虐统治的迫害。这种经历是他社会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现实来源。他在《逃避自由》中提出了自己对社会性格的理解,分析了集权社会下的施虐-受虐性格倾向。他为健全的社会描绘了蓝图,也希望为现代人的民主和自由指明方向。因此,默多克和弗洛姆都试图为当代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找寻出路,他们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将依托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默多克第二部小说《逃离巫师》中主要人物的施虐-受虐性格倾向,找寻众人物无法逃离“巫师”的心理原因,进而理解默多克在本小说中对自由的认识。文章共分成六个部分。第一章简单介绍默多克的生平及成就,对国内外默多克小说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作者研究《逃离巫师》的独特视角。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依据,综合论述弗洛姆提出的集权社会下的施虐-受虐性格理论。第三、四章为本文的主干,通过细读小说文本,分析代表人物的受虐倾向和巫师米沙的施虐统治,尝试解释受虐狂们无法逃离同巫师之间共生关系的原因,进而分析其各自集权主义性格形成的根源。第五章首先分析默多克个人对该小说人物悲剧的认识,随后指出其在该小说中的自由观,最后用弗洛姆的心理学理论对其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第六章作为结束章节,对全文进行概况总结。
其他文献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爵士时代的天使”。在短暂而坎坷的一生中,他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178部短篇小说。他在作品中大量融人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二十年代关国
约翰·契弗,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常被称为“郊区的契诃夫”。他擅长利用作品中人物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事件来表现他们的情感困惑,尤其愿意描写二十世纪中期美国郊区中产阶级的风尚
人们习惯将城市里穿行的公共汽车叫巴士,它是现代都市中最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自从有了飞机之后,人们出门或到世界各地旅行,就可以乘坐又快捷又方便的飞机了,飞机便被称之为“空中客车”。人类要想上太空,乘巴士和飞机就不行了。航天技术的发展,除了能载一两人的飞船之外,还研制成了最理想的被称为“太空巴士”的太空载人工具——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现代航天技术的最新成果,它是一种能反复使用的、可往返于太空的新的航
在语言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语言教师们常常陷于追求“最佳教学方法”的争论中。实际上,纵观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有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因而面对诸多选择,语言教师们反而常
天文学家在最近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中指出,三个在可见宇宙边缘的人们熟悉的星系并非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完全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由欧洲庞大太空望远镜系统摄取的这三个射电源的最新的图像显示,这些星系中藏匿着黑洞。  这三个星系最早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HDF)于1996年发现的。通过对宇宙中一块好像是一臂的距离以外的沙子大小的、看起来空洞无物的空间目不转睛地观察,HDF小组的
重复是会话中的一种常见语言现象,许多国外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重复在会话中的重要性,但中国语言学家对此现象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从话语分析和语言学习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