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农民工因为其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往往只能在加工业、建筑业和低端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工作,工资收入较低。因此,农民工多居住于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简陋的出租房中,居住条件差,社会治安不好。主要表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居住分布大分散、小集中;二是居住形式以“租赁房屋”和寄住“宿舍、工棚”为主。农民工住房问题日渐凸显,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呼声日益高涨。当前,针对农民工住房保障的专项制度,自上而下、全国统一的政策几乎空白。面对城乡一体化结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如何完善?如何确保农民工居住权利得到尊重?鉴于此,确定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拟定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政策的构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在研究背景和意义方面为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研究的展开作了一些铺垫,然后对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的农民工的概念做了界定。最后,简单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章通过引入和分析住房保障的相关理论,包括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阐明了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先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的居住现状,明确了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在建设分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农民工住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进行了分析,为下文提出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构想及建议打下伏笔。第四章、第五章分别介绍了境内外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巴西等境外国家、上海、北京、杭州、天津等境内城市,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一些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第六章在上述理论分析、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实际,提出了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构想,包括总体思路、政策构想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