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底超疏水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浸润性是固体表面重要特性之一,也是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界面现象之一。具有特殊浸润性的超疏水表面因在自清洁表面、微流体系统、防水防腐蚀及生物相容性等许多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表面浸润性主要由固体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微细几何结构共同决定,因此制备超疏水表面主要是通过在粗糙的表面上修饰低表面能的物质和在低表面能材料的表面构建粗糙结构这两种方式实现。目前,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存在制备条件苛刻、加工设备特殊或工艺过程复杂等不足以及粗糙表面通常会影响到材料的使用性能等问题,未能使超疏水材料得到普遍应用。因此探索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超疏水表面制备的方法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基于固体表面浸润性理论,以自然界中超疏水性现象为基础,采用化学置换法和湿润缓慢退火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铜基底超疏水薄膜,并对其疏水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以经硝酸刻蚀具有适宜粗糙结构的铜片为基底,首次采用化学置换法和缓慢退火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纳米双阶层结构的超疏水薄膜,并设计实验探索影响表面微观结构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量仪等测试方法对处理前后铜基薄膜的结构、形貌、表面元素组成与润湿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3.对所制备的超疏水铜基开展了空气中稳定性测试、水下浸泡测试、表面自清洁测试、抗腐蚀能力测试、酸碱滴定测试以及疏油测试,探究了超疏水铜膜表面的优异性能。该方法仪器设备和实验过程简单,突破传统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不需要低表面自由能有机物的修饰。通过分析制备过程中铜表面组成、形貌及与水的接触角的变化,研究了刻蚀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浓度、退火方式、退火时间和退火温度以及溶剂的种类对表面润湿性变化的影响规律,分析出超疏水薄膜制备的决定性因素和最佳条件。其中,退火在制备该超疏水表面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超疏水表面由微纳米复合结构组成,主要特征在于表面具有微纳米尺寸的珊瑚状结构。在最佳条件下,该表面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水滴在该薄膜上的最大接触角约为170±2°,滚动角约为0±2°,属于典型的Cassie态的超疏水表面。超疏水处理后的铜片呈现很好的不粘性、长久的稳定性,而且在含氯离子溶液中的抗腐蚀能力显著提高,此外该样品还具有超疏油的功能,可作为超双疏表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它也为超疏水材料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为分析当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基因组遗传变异情况,对FPL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猫粪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凝、分子生物学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在空间光学系统中,图像的生成会受杂散光、空间距离、轨道参数等很多因素影响。为了获取精确的图像,这些因素应该综合考虑。在获取真实图像之前,仿真是必要的。通过对比仿真图像
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的时代,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年增长,仍无法填补高校不断扩招而造成的经费不足问题。高校利用自身优势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的界定,是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党委、人大和政府运用审计结果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而经济责任审计中领导干部责任的界定,是审计人员面临的一
报纸
我国是一个农业灌溉大国,灌区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灌区在整个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些年由于
基于谐波平衡法,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对某涡轮叶片缘板阻尼结构进行了阻尼效果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性较好。研究发现叶片频率随着阻尼块
语文教材是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语言学习与运用的最好范例。教师应把握好这一资源,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引领低年级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把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作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母语会对新语言的习得造成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迁移。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文章详细分析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和负迁移作用,探讨了汉语
随着电子设备规模的增大,故障诊断越来越困难。总结了常用的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和智能故障诊断技术,提出了复杂故障需结合现代智能诊断技术的指导才能高效
高中物理 (人教版必修本 )第二册“光的衍射”一节中的“泊松亮斑”实验 ,是本节三个实验中最难做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方案 ,已有不少刊物发表过。纵观这些实验方案 ,不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