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论是美国的安然事件还是国内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其产生原因都与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2年《萨班斯法案》的颁布,表明美国政府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不完善,采用国家法律法规来强制执行。虽然当前我国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是在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正影响着着公司制的发展。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的发展,2006年沪深两市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成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颁布的前奏。内部控制在整个企业的运行中无处不在,不仅与公司治理相辅相成,而且与风险管理协调共存。内部控制的最大问题就是内部控制缺陷的出现或存在,它不仅使企业不能得到正常的运营,还会使企业经营绩效大打折扣。当下,不管是公司现有的股东、债权人还是潜在的投资者,都非常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由此,他们不仅仅只关注公司目前的绩效,更多的是重视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是否完善以及公司的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是否持续等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方面,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较少。本文以201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的相互关系。本文将样本公司2012年的财务报告发生更正或修订与否、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和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代理变量,综合财务指标作为公司绩效的代理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来验证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经营绩效更低。因此,本文认为公司绩效的好与差,究其本质原因是组织内部的控制问题,即内部控制缺陷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影响。公司若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向他们展示公司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可观的公司绩效。所以,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