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千年北半球夏季温度多年代际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初探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_lip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早在1916年8月,18岁的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就学时,当他读到美国教育家孟禄博士关于教育宗旨应注重人格的培养之说后,便感慨万千,写下了约2200字的《感言》。同年10月又专门写了
云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大气动力、热力等过程综合后的结果。受季风等影响,东亚-西北太平洋季风区(EA-WNPMR)云和辐射的特征独特,因此结合模式与卫星资料针对该地区云、辐
本文基于东亚夏季环流季节内推进的自然阶段,将我国东部汛期划分为华南前汛期盛期(5月21日-6月10日)、梅雨期(6月11日-7月10日)和北方雨季(7月11日-8月31日)三个次季节时间尺度的雨
本文主要利用NCEP一日四次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4年梅雨的建立过程,发现500hPa环流形势的发展有利于冷暖空气交汇于江淮地区;低空西南涡的东移,在江淮流域形成低涡或切变是
黑龙江省科协“五大”以来,充分发挥学科齐全、智力密集、地位超脱的优势,围绕省内重大发展问题,产业、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宏观、中观
2008年5—12月美国能源部组织的大气辐射测量项目(Atmospheric RadiationMeasurements:ARM)在中国寿县设立了移动观测站(Mobile Facility mission inChina:AMF-China),进行了
东亚大槽和东亚西风急流(EAJS)是东亚地区两个重要的环流系统。以往很多研究利用东亚大槽强度变化来表征东亚冬季风(EAWM)的强弱变化,对EAWM的年际变化甚是关注,但是对于其年代
 20世纪既将成为历史,我们正在做着跨世纪的准备。而当我们回望历史、检阅队伍的时候,一个严肃的问题正日益突出地摆在了面前:信仰缺失。处在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中国人都正在逐步
热浪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大范围高温,有时还伴随高湿,其危害是多方面的。本文利用逐日站点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60-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热浪事件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