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扇贝与墨西哥湾扇贝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565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西哥湾扇贝本身个体较小,随着累代养殖,种质下降,生长缓慢、抗逆性差等症状越来越凸显,对其进行种质改良成为解决的手段之一。杂交育种技术是种质改良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从秘鲁引进的紫扇贝与墨西哥湾扇贝属于同属且存在互补的性状,可作为墨西哥湾扇贝种质改良的材料。本实验就是以引进的紫扇贝和墨西哥湾扇贝为亲本进行种间杂交研究,期望能培育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扇贝杂交新品种。   1以紫扇贝和墨西哥湾扇贝为亲本,建立自交组合及杂交组合,自交组合:紫扇贝自交组合(ZZ)、墨西哥湾扇贝自交组合(MM);杂交组合:紫扇贝(♀)×墨西哥湾扇贝(♂)(ZM)、墨西哥湾扇贝(♀)×紫扇贝(♂)(MZ)。结果表明:各组合的孵化率和受精率都在90%以上,杂交组合的孵化率要好于自交组合各组合的受精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壳长、壳高、体重等的日增长率上,杂交组合的生长速度也比自交组合快,尤其在养成期尤为明显。杂交组合的整体水平均高于自交组合,使杂交子代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2对杂交扇贝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20d时,杂交群体MZ、ZM的生长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程度为壳高>壳宽>壳长,且壳长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而自交群体ZZ、MM的生长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程度为壳宽>壳长>壳高,且壳宽对体重有最大的影响作用。150d时,杂交群体MZ、ZM的生长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程度最高的是壳长,且壳长对体重的决定作用最大;而与自交群体ZZ、MM的相关程度最高的分别是壳长和壳宽,且对体重有最大影响效应。杂交群体左右壳的放射肋数目有所不同,但分布区间均一致,占最大分布比例的放射肋条数目是相同的,且放射肋数目介于紫扇贝和墨西哥湾扇贝放射肋数目之间,表现为中间型。   3对杂交组合进行后代鉴定,结果表明:利用PCR-AFLP技术,选用限制性内切酶MseⅠ,可对墨西哥湾扇贝和紫扇贝的杂交后代进行有效的鉴别。
其他文献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心态的不稳和对未来认识的迷茫.大学新生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时做好大学规划,塑造全新的自我,要努力
本文以我国北方大型藻类优势种海带和裙带菜为研究对象,分析估算了海带和裙带菜幼苗期、幼体期以及成体期三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碳汇速率,同时还测量了海带和裙带菜内部碳(C)、
以串行A/D转换器MAX186为实例,介绍了串行接口芯片与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技术及应用软件设计。基于串行口的数据采集板可广泛应用于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测控系统中。 Taking the serial A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81330052)and 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of China(Grant Nos.2012AA02A503 and 2012AA02A
目的从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幼叶中克隆单萜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GrGPPS,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原核表达。方法根据三年生滇龙胆转录组GrGPPS基因序
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本研究首次测定了西施舌线
本文以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稚鱼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系统中进行30d的养殖实验,每实验桶5000尾稚鱼,每天投喂5次,饱食投喂。实验期间,水温23-25
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幼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试验对象,考查新型绿色添加剂壳寡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血脂指标、消化率、肠道结构及肠道主要菌群
每一日在阳光下,像一条流浪的狗,我四处漫游.rn每天都没有任何的计划,要去哪里或者要干什么,也就那一身黑腻腻的衣服,穿上就出门了.不知不觉会往大昭寺走去,那里似乎是我这一
来宝是一只狗,它的名字叫来宝.因为年湮日久,已无人知晓这个名字的来历.众所周知,狗是没有名字的,是人类,基于各种志趣,给它们起了花花绿绿的名字.回头想想,人类何尝又不是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