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卜辭中鳳字的形體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骨卜辭的發現為殷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卜辭中珍貴而豐富的記錄是殷商社會的一個縮影,這批無可替代的原始語言材料成為瞭解那個時代最直接有力的工具。其中,甲骨文字形體提供了觀察殷商社會面貌獨特的視角。殷人構造文字的方式包含着其對事物或概念的理解,而同一字不同的書寫形式也透露出殷人思維和認知程度的變化。因此,甲骨文字的形體分析不僅是探求字音字義的必要手段,更是認識社會面貌的重要方式。百廿年來,辨識甲骨文字形一直是甲骨學研究中關鍵的第一步。鳳文化源遠流長,卜辭中鳳字的書寫方式展現了殷商時期人們對鳳的認識。通過分析甲骨文里的鳳字,即對其冠部、身體部分以及尾部形體進行分類整理,可以為探求殷商時期鳳的原型提供一些線索。在冠部形態上,鳳字有四種互相關聯的表現形式,而頻次統計的數據則說明四種形式之間應該存在着由簡到繁的演變過程。同時,形體演變軌跡的不同清晰地印證了卜辭中鳳冠與“辛”形的差別,鳳冠不可能是於鳳形之外而能存在的物理結構,應該是鳳生物原型本身所具有的一個生理體征。鳳字身體部分的形狀較為穩定,羽毛是其必備裝飾。但因刻寫中的主觀因素,鳳身在書寫時會略去羽毛而與“隹”形混同,有時會作半閉合的方形鳳身,有時會在鳳身周圍加上小點,這些變體並沒有影響鳳字的用法,反而透露出了殷人認識的變化,如所加小點用來表示雨滴,體現着當時人們對風雨相伴天象的觀察。鳳字尾部裝飾最有特點,是鳳字字形中最具標識的部件。卜辭中的“皇”和鳳字尾飾有着相同的形狀和演變趨勢,應該是從鳳字尾部分離出來的象形字,本義為鳳尾部特殊的皇羽,因皇羽在形狀上較其他羽毛大,所以卜辭中的“皇”有“大”之義。鳳字尾飾並不是鳳字構形的必要條件,卜辭中存在更多的是沒有尾飾的鳳形,這種區別應該是殷人對鳳雌雄形體觀察的結果。帶尾飾的鳳形可能是後世“凰”的本字,但由於卜辭中“鳳”多假借為“風”,使得“皇”音的普及受到了“風”音的約束。鳳字字形上的這些特點是殷商時期鳳生物原型的體征,因此,從字形方面來看,殷人所認為的鳳是孔雀的可能性最大。在構形方式上,殷商時期的鳳字經歷了從象形到形聲的轉變。聲符“凡”的出現是鳳字形體演變中的關鍵節點,至今仍是“鳳”和“風”的重要部件。卜辭中“凡”為“盤”的象形字,其兩豎筆本不作等長。但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在復合形體中,“凡”形在刻寫時都表現出了長竪為曲和長竪為直兩種趨勢,而且後者正是“凡”形兩竪變為等長進而與“同”形相混的誘因。從辭例來看,卜辭中存在一些用聲符“凡”來代表“鳳”的情況,但這種“凡”在形體上已經與“同”相同。此外,“凡”在形體演變中會)變為“戌”,但卜辭中不存在以“戌”為聲符的鳳字。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的翻译实践报告,所译章节选取自玛格丽特·安·富兰克林所著的澳大利亚种族史作《澳大利亚白人与黑人》,该书于1976年海涅曼教育出版社出版,
高速多体船采用流线型支柱对排水体和主体部分进行连接,不仅具有甲板面积宽敞的优点,并且具有航行阻力小、耐波性好、机动性、运载能力强、横向稳定性好等优势,因而成为各国
便笺式存储器(Scratchpad Memory,SPM)属于片上存储器,它位于cache层并且可以由软件进行控制,但由于传统SPM中的SRAM存在着扩展性差、存储密度小、静态能耗高等问题,严重地影
等同原则是专利侵权司法判定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其实质上是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一个合理扩展,认为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包括字面上的保护范围,还包括与其中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在越来多越多的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云数据中心的规模变得更加庞大,使数据中心产生了巨大的能源开销,能耗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影响
本次翻译实践任务选取《多元视角下的澳大利亚社会》的第六章宗教作为英译汉的翻译材料,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人们信仰的宗教范畴,各宗教的教义以及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特色小镇是地方政府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是应对产业发展转型、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而做出的策略选择。特色小镇的创建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
赔礼道歉作为一项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其法律化标志着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对于这项传统美德的需求和重视,对于受害人的精神利益弥补和我国信用社会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而由于其适
柱矢量光,是指波阵面上不同位置对应的偏振状态不同的光束。其光场强度是一个轴对称分布的甜甜圈形状,常见的柱矢量光主要包括径向偏振光、角向偏振光和混合态偏振光三种。径
中国的美学理论既博大宏深,又源远流长。“意象”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有其悠久的文化渊源,也在创作中与实践活动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意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