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基分级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ekede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有六价铬(Cr(Ⅵ))、苯酚的废水不仅来源广泛而且毒性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的含Cr(Ⅵ)和含酚废水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吸附法由于其价格低廉和操作简单,在废水处理领域受到较多关注,研究开发具有高吸附容量、快速吸附且可循环利用的吸附剂材料,是实现高效吸附Cr(Ⅵ)和酚类化合物的关键。多孔炭材料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基团,成为废水处理领域常用的吸附剂。本文采用天然生物质牛骨为前驱体,通过碳化制备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积且表面掺氮的分级多孔炭材料,用于含Cr(Ⅵ)和含酚废水处理,系统研究了分级多孔炭物化特性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机制。首先,将含有天然成分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的牛骨进行预碳化-氢氧化钾(KOH)活化,制备了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的分级多孔炭材料。通过改变碳化温度和KOH用量调控了分级多孔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布。结果表明,当碳化温度800 ℃时,分级多孔炭比表面积较高(2687 m2 g-1),其微孔比例为44%,氮掺杂量为2.31%;在同一碳化温度下,KOH用量增加导致分级多孔炭比表面积和微孔比例增大,氮掺杂量下降。其次,将制备的分级多孔炭用于吸附Cr(Ⅵ),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Cr(Ⅵ)初始浓度、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pH值是影响显著的一个因素,pH=2.0为最佳值;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充分描述其吸附过程,而准二级动力学表明了其吸附动力学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分级多孔炭吸附Cr(Ⅵ)是自发吸热过程,在30 ℃时吸附量最大,可达500 mg g-1,是商业吸附剂Norit CGP炭的1.35倍。吸附-脱附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分级多孔炭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经5次循环后,Cr(Ⅵ)吸附量保持率为75%。最后,将制备的分级多孔炭用于吸附处理含酚废水,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级多孔炭对苯酚的吸附容量大、溶液pH值适应性好,当pH值在2-9范围内,吸附量稳定,最高可达431 mgg-1,是商业吸附剂的3.56倍,吸附速率为4.57gmg-1h-1,是商业吸附剂的17倍。机理研究表明,分级多孔炭对苯酚和Cr(Ⅵ)的吸附模型和动力学相同。吸附-脱附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分级多孔炭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经5次循环后,苯酚吸附量保持率高达98%。
其他文献
目的:与上呼吸道不同,早期研究普遍认为下呼吸道是无菌的,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下呼吸道菌群的复杂性与肺部疾病相关。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导致
随着现今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用耐热耐烧蚀材料不断进步,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设计并合成出满足更高要求的树脂基体成为难点。环氧树脂是一类
青礞石(Chloriti Lapis)为常用的矿物类中药,临床可用于治疗癫痫,疗效确切。然而,其治疗癫痫的效应机制及物质基础尚不明确。近年来,本课题组对青礞石成分、质量控制技术、药
在国家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正在迈向新时期,从人的基本条件满足升级到全方位需求满足的服务。同时,随着烟台市城市化范围持续扩张,大批农民定居城市,关系复杂、诉求多元,提升政府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效率迫在眉睫,而社区服务作为最具体的补足政府部分功能的角色,肩负着重大责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合理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本文运用新公共服务
相对于简单的截面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各领域的重视.在面板数据模型的整体理论框架中,非线性面板模型有着十分重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普及率的提高,互联网营销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应用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互联网营销之所以以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作为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找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能源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氢能因具有无污染、热值高和燃烧清洁性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可替代能源。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的、高效的制氢途径,探索开发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效、稳定的光催化材料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技术难点。研究表明,2D/2D异质结复合材料不仅能有效促进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还能为反
球磨机是对生产原料进行粉磨加工的关键设备。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获取球磨机的负荷状态,因此对球磨机工作状态的调整缺乏可靠依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球磨机大多工作在效率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客户成为各大产品制造商竞相追逐的重要资源。为了吸引客户并留住客户,制造商必须准确的挖掘出客户偏好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通过让客户直接参与到产品设计过程中,交互式遗传算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由于人需要与计算机进行频繁的交互来给出个体的适应值,随之产生的用户疲劳问题成为了该方法的在实际中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瓶颈。为此,在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模糊相对适
烷基硫醇分子吸附在Au(111)面,很容易形成高度有序的二维自组装分子薄膜(SAMs)结构。其在研究分子器件,分子传感器领域具有很大潜力是分子表面结构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