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藏文音译文献P.T.1258号《天地八阳神咒经》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d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初,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大批多民族古文献之后,世界各地学者将目光投向这一新的历史发现,开创了国际敦煌学。而这些文献中的藏文部分,产生于九至十一世纪,无疑对研究吐蕃时期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藏文文献中,有一批古藏文音译汉文的文献,而这些文献保留了吐蕃时期敦煌方音的原始面貌,对于研究吐蕃时期汉藏文化交流和汉藏语音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笔者以P.T.1258号古藏文音译文献《天地八阳神咒经》为研究中心,利用语言学和文献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该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阐释。全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中对敦煌出土的古藏文音译文献作了全面的介绍,其中考证了古藏文音译文献《天地八阳神咒经》的原文及转录中出现的失误。第二章中梳理了古藏文音译文献P.T.1258号《天气八阳神咒经》的总体特征,主要总结了反元音、音节点和分句线的特点。同时论述了该文献产生的时间及原因。第三章对古藏文音译文献P.T.1258号《天地八阳神咒经》本身所包含的信息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译文中文字的特殊拼写结构,如前加字va的用法,下加字ya和wa的组合规则,及复元音(?)的拼写规则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与汉字音中古凝音的相对比,对于文献中的拼读原则,提出了试探性的见解。第四章对古藏文音译文献P.T1258号《天地八阳神咒经》中出现不同译文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出现不同译文的原因做了力所能及的思考。总之,笔者认为当时为了翻译这些汉文文献,运用了一套非常规的藏文字母组合方式,为的是能够准确的表音,可能吐蕃时期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表音体系。
其他文献
混沌理论是20世纪物理学的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人们研究混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揭示它的本质,刻画它的基本特征,了解它的动力学行为,并对它加以控制和利用。随着人们对混沌研究的不断
1985年Koblitz和Miller分别提出在椭圆曲线上构造密码系统的思想,即椭圆曲线密码(EEC)([1][2])。它的基本思想是找到一条安全的椭圆曲线,将明文通过编码嵌入到椭圆曲线中,然后对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脱胎于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从创设之初便深深打上了政治的烙印。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都不能无视政府的存在,作为教会大学的齐鲁大学也不例外。“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动态的命题,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抗战胜利到新中国高等院校调整无疑是近代中国社会变动最剧烈的阶段之一,在此阶段,齐大的发展轨迹呈现出特殊化趋势,其与新旧政权的关系更显复杂和多元。在抗战复员建设时期,考虑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课堂学习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今课堂学习环境已成为了技术密集型和资源丰富型的场所。如何应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与学,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成
追风伞(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又名狭叶落地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全草入药,功效:追风,活血化淤,定惊,生肌
技术出口管制是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一项基本政策,因为美国认为高新技术涉及国家安全,技术出口会使别国具备威胁美国安全的能力,又能打破美国的技术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技术
分别真空感应快淬贫稀土钕铁硼合金Nd11.5Fe81.8B6.0Nb0.7与Nd67Cu33薄带,然后制备Nd67Cu33含量0,3%,6%,9%,12%(质量分数)的混粉热变形磁体,分析讨论了贫稀土钕铁硼合金与Nd67C
D. Sperber和D. Wilson于1986年合著出版了一本题为《关联性——交际和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的专著,它不仅尝试解答交际本身的哲学问题,还尝试解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及其与合并症、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检测,同时进行
华特·司各特是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与诗人。他被人称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雨果称他是一个“奇特而强有力的天才”。他的小说对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