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候视角下江南古典园林景观设计要素适宜性探究 ——以南京瞻园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蔓延,居住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相关建设不断扩张,植被等自然下垫面被钢筋混凝土和硬质铺装所替代,车辆和空调释放的热量有增无减,城市发展带来的气候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改善城市的气候条件为目的,通过城市空间的合理调配,从而形成理想的城市小气候环境,是实现城市内部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前提,对气候适应性城市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古典园林作为一种特色的城市形态分支,能在有限的空间环境里构成良好的小型立体生态环境,通过要素的合理布局形成宜居空间的典范,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生态理念值得我们去探索学习。本文选择南京瞻园为具体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更多从微气候和环境舒适度视角出发,了解古典园林的小气候环境特征,进一步探索园林要素掇山、理水、建筑及植物配置间的相互关系,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和创新。本研究主要内容具体有如下几部分:(1)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详细阐述,深入了解古典园林微气候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气候与古典园林的适应性关系入手,总结了古典园林在发展的漫长过程之中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变化。重点阐述古典园林在顺应气候、利用气候和营造气候3个层次的主要关系,总结造园思想中风水理论的相关理法和应用,提炼造园过程中借气候意象形成的多景交替、多感交互、多情交融的3种常用造景手法,梳理4种常见造园构景要素与微气候的关系,为后续章节进一步探索景观设计要素对微气候的适宜性影响奠定基础。(2)以南京瞻园为例,选取夏、冬典型季节天气状况类似的三天,分别对园中3个区25个测点一天内的变化进行定点实测,记录各点各时段微气候因子的实时情况,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瞻园空间中的温度、湿度、风环境等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两个季节的平均日温度变化都呈现单峰值曲线变化,湿度则与之相反。夏季园内降温平均水平为1℃且最大降温幅度达到2.1℃,增湿平均水平为4.3%且相对湿度最大可增加7.2%。冬季园内温度普遍较园外高出0.5℃左右,相对湿度增大幅度平均水平为2.4%,最大可达5.5%。瞻园在夏季微气候调节作用较为明显,植物遮蔽区域比建筑遮阴对温湿度的影响更大,和无遮阴区域相比可以降温达1.3℃左右,增湿可达5%左右。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总结造园要素和微气候之间的关系。(3)对瞻园游客进行问卷调研,利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夏、冬季节瞻园热感觉、热舒适度、热偏好等微气候相关体验进行归纳,从主观层面探讨瞻园园内环境的微气候适宜性,选取国际通用评价指数UTCI,修正夏、冬季节各感觉对应的阈值范围,建立南京区域室外热环境评价标准,得到夏季瞻园热中性温度为27.1℃,舒适范围是22.3-32℃之间。冬季瞻园热中性温度为16.5℃,舒适范围在11.5-21.4℃之间。在对瞻园实测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夏季各景观设计要素对于园林内部微气候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更易使得园林环境达到舒适水平,所以在后续章节对微气候量变模拟分析中也主要以夏季研究为主。(4)选择常见的微气候仿真软件ENVI-met进行模拟,先通过实测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对比拟合,得到两者日变化趋势一致且温湿度的平均偏差MBE分别为为0.7℃、4.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8℃、7.9%,风速数值基本上差值在0.2m/s左右,从而验证其对于实际园林环境模拟的可行性。结合实测规律利用分类分析法,提取瞻园山水主体空间和建筑院落空间两种典型空间形式,分别从其主要造园要素构成入手,控制其他变量设置多水平不同情景,借助ENVI-met进行量变模拟,分析不同情形下温度、湿度、风速等在区域和局部的变化特点。同时以修正后的舒适度指数UTCI作为优化布局的评价标准,对单一要素作用和要素组合协同作用下的微气候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总结景观设计要素在山石、水体、建筑、植物4个层面对微气候适宜性的影响,并提出21条相应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古典园林的传承以及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APEC)是一种重要的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可诱发禽类局部或全身急、慢性传染疾病,对养禽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其与人源ExPEC共享部分毒力因子,所以研究APEC致病机制对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APEC的主要流行血清型为O1,O2和O78。通过对
630不锈钢作为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具有很好的韧性、抗疲劳性和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是目前一种很好的金属复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轴承行业、汽车行业、发动机行业以及水电站的大型设备等方面,同时由于其良好的抗应力腐蚀性非常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田间生产和装载灌溉药物等工作情况;但是,它在加工中也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例如:容易产生积屑瘤、加工变形严重和刀具磨损快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630不锈钢的生产和应用。而
学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小白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土壤中的Cd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如何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减少蔬菜对Cd的吸收,成为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施加改良剂是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方法,在控制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泥炭、改性泥炭和生物质炭三种材料的基本性质,并以三种材料作为改良剂,改良剂用量采用
肉类产品一直是生活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营养意识显著增强,对肉类需求的关注逐渐从数量转向质量。近年来,国内冷鲜肉市场逐渐扩大,冷鲜肉相比较于冷冻肉和热鲜肉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食用口感,因此更受到大家的喜爱。但由于冷鲜肉保存条件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冷鲜肉又极具有易腐性,所以发展符合冷鲜肉特性的物流体系对企业和客户都尤为重要。本文在充分认识到冷鲜肉物流配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可视化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三种方法,对扬州瘦西湖风景区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瘦西湖风景区的形成过程与发展历程,分析影响内部空间形成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三方面因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从整体到局部节点,多方面对瘦西湖风景区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轴线分析法对瘦西湖整体空间进行量化分析,对整体空间的连接度、整合度、智能度和选择度数值具体分析,得到量化图示结
学位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血管微创手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但该治疗方法依赖X射线血管造影技术,而X射线会对医务人员造成辐射伤害。开发远程操控的血管微创手术导丝驱动系统,可避免医务人员直接接触X射线,从而降低辐射伤害。目前血管微创手术导丝驱动系统存在无法监测导丝输送状态的问题,导致导丝运动过程中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物理创伤,从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危险升高。本文在分析导丝输送动作的基
随着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地区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质的变化。但是,在经济富裕、物质充实表象下,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生活依旧贫乏,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不对称发展已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全面发展道路,制约了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定文化自信”,高度重视当前乡村文化发展,2017年10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黄瓜果实因其口感清脆、味甘多汁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低温贮藏是黄瓜采后应用最为广泛的贮运保鲜技术,但是对于冷敏性的黄瓜而言,当贮藏温度低于7~10℃时,黄瓜会发生冷害,导致其果实表面出现凹陷、水渍状斑点等冷害症状,限制了冷链技术在黄瓜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此外,黄瓜果实含水量极高,且外皮较薄,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失水萎焉,腐烂变质,降低了黄瓜果实的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本文以“托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