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礼貌是我们和谐相处的信念和行为,我们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对别人尊重与友好。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想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来已久,它所阐释的“中庸之道”正是“礼貌”的重要体现。人们的交际行为中经常使用委婉语是为了避免无意冒犯他人话语的出现和各种令人不愉快事情的发生,因此委婉语的使用是人们交际中促成交流愉快和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以及语言学学习者开始研究委婉语。然而,本人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就业咨询所涉及的语言学研究比较少,而对就业咨询中委婉语的使用研究几乎没有。就业咨询中所涉及的被咨询者是高校在读学生,他们大多数内心敏感、浮躁不安、对未来感到迷茫。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咨询老师的交际语言往往决定了就业咨询的最终效果。咨询老师在就业咨询过程中如果充分考虑到委婉语的礼貌性的运用,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真实有效的沟通,从而对学生的就业抉择或者未来选择提供具体的有效的帮助。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礼貌的角度出发探究委婉语在就业咨询中的使用情况,具体讨论三个问题:(1)咨询老师是否会直接排斥否定学生们消极沮丧以及不切实际的想法?(2)委婉语是礼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咨询老师是如何在就业咨询的过程中具体使用委婉语来体现礼貌的?(3)咨询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是否使用不同的咨询策略?本文通过录音和转写的形式,在华中师范大学就业咨询中心收集数据。在咨询学生自愿及咨询老师未知的情况下,对四位同学的咨询全过程进行录音。每场录音均约为一个半小时,之后进行录音转写。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录音转写节选,数据分析的理论框架是礼貌原则,主题是委婉语。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咨询老师不会直接排斥否定学生们消极沮丧以及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学生消极抱怨时,为了不加重学生的浮躁心理咨询老师更倾向于聆听与简单附和。虽然这样做违背交谈过程中的合作原则,但是咨询老师在就业咨询过程中的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对学生交谈的礼貌性。第二,一般疑问句,反问句以及省略句是咨询过程中被使用最多的委婉表达手段。除此之外,简单重复附和咨询学生的原话也是在交际中达到委婉效果的重要方法。第三,由于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和个人性格的不同,咨询老师对待不同的学生使用的询问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符合利奇的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对于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咨询老师风趣幽默,侧重询问引导;对于性格内向自闭的学生,咨询老师谨慎沉稳、侧重聆听。咨询老师话语的礼貌性不仅是就业咨询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更是咨询老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关注就业咨询中咨询老师话语的礼貌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