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在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对乡村发展建设进行了许多探索。但现阶段仍面临着公共服务不均衡、资源难以聚集、特色流失严重、空心化等严峻问题,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加科学的规划建设方法去应对。本文所研究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正是江苏省基于省情提出的更加综合、全面、科学的规划建设框架。
  本文首先从江苏省的乡村建设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江苏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发展演变;对“特色田园乡村”的内涵及概念进行解读和剖析,阐释了“特色田园乡村”是江苏在以往乡村建设工作基础上对乡村发展路径、实现乡村复兴的新探索,是立足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维度的综合提升。
  其次,对相关乡村建设概念进行辨析,对比了地域、内容、性质等方面的异同,明确了“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内涵及范围,提出了“特色田园乡村”关注的是乡村的内生发展及其带来的联动、可持续作用。此外,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对乡村建设实践进行解析与梳理,从而概述了相关理论视角和发展趋向,并总结出普适性的乡村建设思路与方法。再次,通过实地与问卷调研、文献查阅等方式,从地理区位、社会经济、公共服务、人文条件、空间布局及建筑风貌的角度对姜堰区小杨村、河横村、湖南村的基本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三个村庄的现状问题进行研判,对规划建设取向进行探析。之后,结合姜堰区上位规划的解读、三个村庄发展现状及“特色田园乡村”的要求,制定出创新发展路径、培育特色体系、实现乡村复兴的三个规划建设目标,提出融产业、塑整体、保特色、补功能、重推广的五大分类引导策略,并将这五大分类引导按照全域、聚落、村庄、节点四个层次的“团”规划进行详细全面的规划设计,在策略引导的基础上提出湖南、小杨、河横三村“特色田园乡村”未来建设愿景。
  最后,从时空认知、文化把握、经济体系、发展理念、治理模式五个方面总结提炼“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中的相应策略,并对未来“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了展望猜想,提出了“特色田园乡村”向着更加综合化、协调化,内生性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不断发展,英语教学法也在不断改革,显性与隐性教学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于词块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选取词块作为目标语言形式探讨了显性和隐性教学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块习得的影响。研究选取了湖南某大学60名会计专业大二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班,一个班
学位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批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在迁入地主流语言的影响下,外地务工人员及其后代的语言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两代人在语言使用上也有不同特点。本研究以语言接触理论为指导,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录音记录手段,走访了11户在松桃务工的邵阳家庭,收集了共13小时自然谈话语料,转录和整理出了462条语料。运用GOLDVARB X和EXCEL(2010)软件,分析各种变量如性别
学位
电影,作为吸收其他艺术类型营养综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艺术,已然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电影字幕翻译更是作为翻译领域中的一个新兴产业,正受到广大翻译界学者们愈益密切的关注。从研究现状来看,由于其语言格局的特殊性,西方学者在对电影字幕翻译研究方面开展的时间相对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因此,在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方面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共识。我国在电影字
学位
双关语是语言使用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选取了双关语中幽默双关语作为分析对象,使用顺应关联模式对实际言语交际中幽默双关语的生成与理解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以求展示说话人与听话人在使用幽默双关语交际时的认知过程。  本文首先简要地讨论了学者们此前对于双关语所作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发现之前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修辞和语用角度,而从认知角度对于它的分析起步较晚,而且多集中在言语生成阶段,
学位
毫无疑问,安吉拉·卡特是二十世纪后期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在她短暂的人生中,一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多个短篇小说,并著有戏剧、儿童书籍、诗歌和文艺评论集等。她的书写风格混合了魔幻写实,哥特式,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本文要论述的是卡特的第七部小说《新夏娃的激情》。这是一部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的反乌托邦小说。小说中,卡特大胆的把玩现存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分,呈现给读者一个不同政治、种族、性别团体之
学位
小说《英国病人》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被殖民者的遭遇,具有典型的反帝和反殖民主义倾向。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对被殖民者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探索:被殖民者的主体性丧失的原因、结果以及被殖民者的自我主体性复归的途径。殖民者一方面借用殖民教育、科学探索和篡改历史等认知暴力手段来扭曲事实,从而使被殖民者自愿地为其服务。另一方面又通过残酷的殖民统治摧残被殖民者的身心,造成其心理恐惧。外因和内因结合势必导致被殖民者的主
生活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基于对这社会的共同知识,一般都有相似的认知环境,因此在日常交际时,双方会省去那些不言自明的内容,从而提高交际效率。同样,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进行省略,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缺省。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对异质文化的有限了解,这种缺省现象极有可能引起双方理解上的断层,从而影响交际效果。而无论以何种形式如影视、演讲、读物等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都要涉及翻译
学位
回声(echo)原本是一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在语言学中,语言学家们把这种重复前一说话人已经说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话语现象称之为回声话语(echoic utterance)。回声话语是言语交际中最富有活力的一种普遍而又有趣的语言现象,在会话过程中起着各种各样特殊的语用功能。由于这种现象将说话对方的话语引入自己的话语中,以此来表达说话人对该话语的某种态度或情感,所以回声话语是一种元语言现象。 
学位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存在于不同的两种语言之间。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翻译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有关翻译的理论思想及标准设定均来源于实践经验及观察,因此翻译学可以认为是一门经验科学。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是一种解释性的语言学理论,是对某一语用现象做出解释。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红楼梦》两个不同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旨在探索关联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的Dan Sperbe
本学位论文在追述和梳理肇始于上个世纪70-9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转向”对我国新时期译学研究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只是拓宽了翻译研究的维度,以“语言为本体”的翻译实践和以关注外部社会文化语境的研究共同构成了“翻译研究的本体”。这种关注于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文化实践的外部描述性研究视角拓宽了新时期翻译研究的视域,成为翻译研究的新亮点。同时,这种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