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务工人员语码混合及语言转用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批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在迁入地主流语言的影响下,外地务工人员及其后代的语言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两代人在语言使用上也有不同特点。
  本研究以语言接触理论为指导,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录音记录手段,走访了11户在松桃务工的邵阳家庭,收集了共13小时自然谈话语料,转录和整理出了462条语料。运用GOLDVARBX和EXCEL(2010)软件,分析各种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对务工家庭两代人的语言变化和差异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语码混合和语言转用在务工的家庭里是如何分布及表现的?(2)什么原因导致了务工家庭语言的变化和代际差异?
  研究发现,务工家庭在异地生活多年以后,语言使用情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日常交流中存在大量松桃话及邵阳话夹杂松桃词汇的语言变体,并且在孩子一代中出现了语言转用现象。从整体上看,松桃话出现的频率比邵阳话夹杂松桃词汇的稍高一些。人们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使用不同的变体,在对务工家庭里的长辈说话的时候语言变化得最多,主要由于一些小孩出现了语言转用现象;受不同教育经历的影响,务工家庭成员语言变化程度也不一样,只在邵阳接受教育的语言变化最多,且表现为语码混合,其次是只在松桃受教育的,这部分人表现为只会说松桃话,即出现了语言转用,而在两地都受过教育的人的语言变化最小,两种语言使用情况分布相对均匀;第二代人的语言整体变化程度高于第一代人,具体看来,松桃话在第二代人的语言中占比远远高于第一代人,而第一代人的语言变化主要表现为语码混合。由于务工家庭长期居住于松桃,其语言变化主要受当地方言的影响,青少年语言变化更大主要是由于在当地上学,受到了同龄人的影响。对务工人员家庭内部的语言变化的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务工人员家庭的语言情况,对保护方言和规划移民语言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英语中,空间介词是最常用于描述空间关系的语言形式。因此,对英语学习者而言,正确理解空间介词对学好英语这门语言至关重要。迄今为止,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都十分重视空间介词理解的研究。然而,传统研究普遍采纳了单一的几何观,认为几何因素是唯一影响语言使用者理解空间介词的因素。但这一传统观点不能很好地解释很大一部分介词的使用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探索其他可能影响空间介词理解和产出的因素,其中最新的
《酒国》是中国首位诺奖得主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是最具实验性、形式与风格最为丰富的作品,英文版译者葛浩文盛赞其创作手法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这部作品借助中国酒文化和饮食文化来批判、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的、不公正的现象,正如莫言所言,"《酒国》看上去写的是与酿酒、饮酒有关的故事,但其实我写的是一个巨大的寓言.小说中有许多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情节,和许多戏谑的语言,但我真正要表达的还是那样一种对人世悲悯的精神
学位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的基本印象和整体认知。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离不开话语,因其是行为和政策实行的载体。任何国家行为包括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以及达到其他目的都需要通过话语进行表述、传达和理解。文化话语研究理论认为,话语是指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或其他符号进行交际的社会事件。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制定、实
学位
在其短暂的一生之中,哈特·克兰共出版了两本诗集:《白色楼群》(1926年)以及《桥》(1930年)。自发表以来,《桥》一诗逐渐受到批评家的青睐,克兰也被视为是其同辈诗人中的佼佼者。但就学界的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极少数涉及到该诗独有的跨艺术价值。  美国学者赫傅南在著作《语词博物馆》中以布鲁克林大桥本身并不再现客观物象为由,将《桥》排除在艺格符换诗之外。他的观点部分导致了学界对该诗的艺格符换研究的忽视
作为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角,概念迁移假说认为个体在习得一种语言时所获得的概念和概念化模式会对另一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该假说尝试从认知层面探究语言习得中的迁移现象,以进一步探索语际影响产生的原因。  目前,国外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围绕物体、时间、空间、运动等多个概念域,开展了各种研究,成果丰硕。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和运动概念域,对时间概念域的研究还比较匮乏。且在时间概念域中,介词和连词是涉及英语时间表
学位
激情语(詈语)是人们主要用来表达愤怒或烦恼等情绪的语言形式。以往关于激情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已经探讨了其对说话者和社会的影响,而且大多数这些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青少年和母语人士使用激情语的行为上。激情语使用者的态度,即他们如何看待激情语和使用激情语的行为,也会在其使用激情语的选择中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试图探讨在华留学生中的英语非母语人士英语激情语的使用情况。一方面,这项研究可以丰富对英语非
学位
隐喻是一种重要语言现象,备受学者关注。自从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语法隐喻”以来,语言学家们便对语法隐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及研究。根据语言的元功能,韩礼德将其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后来,马丁补充且完善了韩礼德的理论,于1992年提出语篇语法隐喻。然而,此次提出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大范围研究。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应用语言的元功能理论以及韩礼德和马丁的语法隐喻理论,对普利策新闻
网络表情符号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广泛使用在网络交际中的非语言符号,其凭借图像化的直观表现,为网络交际中缺失的情绪、感情等因素加以注解,学术界不乏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本文从语用的视角出发,从形式和内容上对网络表情符号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对网络表情符号进行基本分类后的基础上,在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下,对网络表情符号的语用功能和语用解释作出了分析。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1)网
反身代词的非照应性是特殊的语法现象,它引起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非照应性。首先,本文指出:古汉语中,“自”具有照应性特征,而“己”具有代词性特征,通过分析现代汉语“自己”的分布情况和使用,它兼具照应性和代词性特征,并且认为“粘着性”是造成其特殊性的原因;其次,指出了管辖与约束理论对“自己”解释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句法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语义和语用解释来探讨“自己”的约
学位
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不断发展,英语教学法也在不断改革,显性与隐性教学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于词块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选取词块作为目标语言形式探讨了显性和隐性教学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块习得的影响。研究选取了湖南某大学60名会计专业大二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班,一个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