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中医学“同病异证”角度探讨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的证候分布特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IS的证候实质及“同病异证”的科学内涵加以探索,以DNA聚合酶kappa(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为核心位点探讨其与IS中医证候分布及临床重点数量性状的关联性。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正常对照793例。对病例组进行辨证诊断分型,收集临床信息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诊断、血清学指标(包括血脂生化、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等重点血清学指标)、标准证候积分,以Excel软件及Epidata软件建立疾病数据库。提取研究对象全基因组DNA,使用Agena平台的Mass ARRAY SNP基因分型实验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多态性位点分型检测,使用规定版本的SPSS软件及PLINK、Editplus计算软件进行本研究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缺血性中风患者“同病异证“证候分布情况及特点缺血性中风病例组平均年龄(64.12±10.34),对照组平均年龄(63.81±10.36),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5,P=0.093),平均年龄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582,P=0.561);各证候积分情况如下:风证赋分9.53±2.75;痰证赋分9.99±2.512;血瘀证赋分8.63±1.727;气虚证赋分7.94±1.612;火热证赋分8.8±1.907;阴虚阳亢证赋分11.17±3.666;本研究得出痰证338例、风证307例、血瘀证171例、火热证86例、气虚证88例、阴虚阳亢证17例。2、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及基因型频率分布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符合哈温平衡遗传定律(PHWE=0.053);缺血性中风各证候组与对照组之间的rs5744724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气虚证、血瘀证分析,结果在IS气虚证+IS血瘀证组与对照组之间,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OLK基因rs5744724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9,P=0.03);3、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在加性模型(CC vs.CG vs.GG)、显性模型(CC+CG vs.GG)、隐性模型(CC vs.CG+GG)、等位基因(C vs.G)模型四个遗传模型中,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生风险的关联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缺血性中风各证候发生风险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关联分析(1)在各个遗传模型中,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加性模型:P=0.03;显性模型:P=0.04;等位模型:P=0.03]、气虚证[显性模型:P=0.04]的发生风险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关联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气虚证与血瘀证分析发现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气虚证+血瘀证的发生风险显著关联[加性模型:P=0.02;显性模型:P=0.01;等位模型:P=0.01],而无论在任何一个遗传模型中,均未体现出风证、火热证、痰证与POLK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2)校正年龄、性别分层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加性模型:Padj=0.02;显性模型:Padj=0.03]、气虚证[显性模型:Padj=0.04]、气虚证+血瘀证[加性模型:Padj=0.02;显性模型:Padj=0.01]发生风险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均显著关联,但在校正性别年龄后,在各遗传模型中,仍然未见其余三证(风证、火热证、痰证)与POLK基因多态性存在统计学关联。5、IS血瘀证、气虚证评分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关联分析血瘀证、气虚证的评分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统计学相关分析未见存在显著差异性[血瘀证加性P=0.77、显性P=0.82、隐性P=0.76;气虚证加性P=0.98、显性P=0.92、隐性P=0.75];在校正性别、年龄指标后,依然未见两个证候(血瘀证、气虚证)的评分与POLK多态性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性[血瘀证加性Padj=0.79、显性Padj=0.86、隐性Padj=0.76;气虚证加性Padj=0.90、显性Padj=0.99、隐性Padj=0.74]6、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关联性分析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收缩压水平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加性模型:Padj=0.04];并未发现舒张压水平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存在统计学关联[加性模型:Padj=0.23;显性模型:Padj=0.45;隐性模型:Padj=0.16]。7、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的关联性分析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未存在统计学关联[空腹血糖加性模型:P=0.69,显性模型:P=0.35;隐性模型:P=0.30;加性模型:Padj=0.74,显性模型:Padj=0.40;隐性模型:Padj=0.31;餐后2小时血糖校正前加性模型:P=0.61,显性模型:P=0.34;隐性模型:P=0.31;加性模型:Padj=0.68,显性模型:Padj=0.37;隐性模型:Padj=0.24;]。8、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凝血标志物水平的关联性分析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凝血标志物APTT、D-D、FIB、INR、PLT、PT、PTA、TT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性别、年龄校正后进一步分析两者关联性,结果也未发现多态性位点与凝血标志物有统计学关联。9、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的关联性分析同样,在校正性别年龄前,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指标如APO-A、APO-B、HDL、LDL、VLDL、TC、TG的关联性未见统计学意义;继续校正性别、年龄因素分析,也未发现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各类血脂存在统计学关联。10、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Hcy、CRP的关联性分析在校正性别年龄前,未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的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存在统计学关联;校正性别年龄后,CRP、Hcy水平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统计学关联亦未见体现。结论:(1)《标准》分型按照频数大小顺序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338例、307例、证171例、证86例、证88例、证17例,分别为痰、风、血瘀、气虚、火热、阴虚阳亢证的数量,以前三者最为多见。(2)POLK基因rs5744724位点多态性可能影响IS气虚证及血瘀证的发生,可能是这两个证候的独立风险位点,但不作为IS其他证候的风险遗传因子。(3)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IS患者收缩压水平存的统计学分析显著差异性,该SNP亦可能影响IS患者收缩压水平。而在血脂水平、凝血标志物水平、血糖水平、CRP、Hcy等风险指标的关联性分析中,本研究并未发现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IS患者上述指标存在显著统计学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