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保鲜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由于其具有高水分、高蛋白、肉质偏中性等特点,导致黄颡鱼在贮藏、运输及加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鱼肉腐败变质及感官品质下降等情况。黄颡鱼鱼肉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黄颡鱼腐败过程中的优势腐败微生物的作用导致的,在冷藏贮藏过程中,黄颡鱼的体表、鱼鳃处及鱼肉中所携带的微生物在黄颡鱼被宰杀后,鱼体的死亡导致鱼体的微生物环境失衡,从而导致腐败微生物在鱼体内大量生长繁殖,最终导致鱼体的腐败变质。本文以黄颡鱼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冷藏过程中黄颡鱼的品质变化规律,并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在0~4℃冷藏温区内黄颡鱼腐败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探究其在冷藏过程中的菌相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颡鱼冷藏贮藏过程中的低温SSOs,同时采用传统选择培养法,对黄颡鱼低温贮藏期间腐败菌分别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相应的菌株,并进行菌株鉴定,随后将分离得到的腐败菌株接种到无菌黄颡鱼鱼块中进行贮藏,在贮藏过程中监测菌落总数及挥发性盐基氨含量,通过挥发性盐基氮产量因子评价腐败菌的致腐能力,确定黄颡鱼冷藏期间的优势致腐菌,以此为依据,靶向选择生物保鲜液,同时依据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等指标择优选取效果较好的生物保鲜剂种类,结合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正交实验,进行优化配比,获得最佳的复合生物保鲜剂的组合,并通过验证实验确定所得生物保鲜剂组合的有效性。论文主要方法及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黄颡鱼在冷藏贮藏过程中菌相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了0℃及4℃贮藏条件下黄颡鱼腐败过程中的菌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8个样本的测序序列数据经质量过滤后获得982996条优质序列,在序列相似度97%基础上共分类出2070个OTU,分类水平上共有39个门,98个纲,218个目,784个属。在门水平方面,0~4℃贮藏温度的黄颡鱼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而在0℃贮藏温度下,出现了新的菌门—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其中变形菌门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为优势门;在属水平方面,0~4℃贮藏温度的黄颡鱼的18个样本中共分出549个属,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是黄颡鱼0~4℃冷藏期间的主要优势菌属。(2)贮藏期间的优势腐败菌的分离纯化及致腐能力分析。黄颡鱼0~4℃贮藏过程中共分离纯化出25株细菌,通过菌株鉴定,发现其分属8个菌属:巨型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吉氏库特菌(Kurthia gibsonii)、产吲哚金色杆菌(Chryseobacterium candidae)、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云南微球菌(Micrococcus yunnanen-si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埃尼索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enissocaesilis)。其中鱼类常见腐败菌有嗜水气单胞菌、腐败希瓦氏菌等,致腐能力由高至低依次为腐败希瓦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其中腐败希瓦式菌致腐能力显著强于嗜水气单胞菌;综合高通量测序腐败过程菌落动态变化规律及致腐能力结果,最终确定腐败希瓦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为0~4℃贮藏下黄颡鱼的优势腐败菌。(3)生物保鲜液的筛选及复合保鲜剂的应用。根据相关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机理,选择壳聚糖、茶多酚、溶菌酶、乳酸钠、脱氢乙酸钠、ε-聚赖氨酸、迷迭香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植酸、肉桂酸钾十种生物保鲜剂,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抑菌率等指标,ε-聚赖氨酸、茶多酚和溶菌酶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经过正交实验分析,以菌落总数及挥发性盐基氮为指示指标分别得出复合保鲜剂的最佳组合为A2B3C3、A3B3C3,并通过最后的验证试验得出最佳保鲜剂组合为:茶多酚0.45g/kg、溶菌酶0.5g/kg、ε-聚赖氨酸0.25g/kg。保鲜过程使用该复合保鲜剂,黄颡鱼的冷藏保鲜期从空白组的6-8d提升到10-12d,且各项理化指标均未达腐败标准,感官品质达到保鲜要求。
其他文献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种复杂而又富有技术性的市场行为,企业并购中税务筹划几乎贯穿并购的整个过程,并涉及许多税种,本文按照并购过程中与税务筹划相关的环节,从选择并购对象、确定并购支付方式、并购融资方式、并购中有关的税收处理几个方面,针对主要税种进行相关的税务筹划。
从叙事的角度看,电影语言分为第一层表意系统和第二层表意系统,前者呈现出来的是电影的“显意”,后者则包含着“隐意”。对于值得深度解读的电影,欣赏者需要对电影的隐喻、象征、非正常叙事等编码语言进行“解码”,才能揭示出影片的真实内涵,挖掘出更多的解读空间。动画短片《父与女》中的“恋父情结”被深深地包裹在电影表意语言系统的内部,只有结合心理学对其解码,文本的真实意义才能得以呈现。
报纸
衰老是机体在增龄过程中发生功能性和器质性衰退老化的过程,涉及生物体不同层面的受损,与导致机体退行性病变的许多疾病相关。随着衰老机制的不断探索,具有针对性抗衰老潜力的药物研发也逐渐受到关注。从基因、蛋白、细胞及细胞间通讯4个层面综述不同生物体的衰老特征及潜在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以期为衰老机制和抗衰老过程探索及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基托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布局,“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对历史发展歧途“亡羊补牢”的急迫之举,也是能动地实现人类福祉的必要之举,更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奠基的、明确人对自然之权责的可行之举。它必须坚持“统一性”,超越和克服形而上学“自然/人类”的分离观念;必须坚持“历史性”,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脉络中摸索生态文明线索、创造生态文明教育契机;必须坚持“建设性”,在完善既有生态保障制度和法律的过程中解决
芋头是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消费者的主食,也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非淀粉多糖是芋头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等作用,这促进了芋头多糖在食品、医药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芋头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功能活性及应用情况,为芋头多糖的深入研究以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介绍共享决策在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的实施意义及应用情况,回顾在血液透析病人选择血管通路的现状和共享决策在血管通路选择中的意义,以期为共享决策在血管通路抉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近红外(NIR)发光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能源军事、信息安全、生物医疗、光纤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平面四方型Pt(II)配合物具有丰富的激发态能级,并且易于在分子轴向上通过Pt-Pt相互作用或发光配体芳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不同的聚集状态,从而有效的降低发光能量,这使得Pt(II)配合物成为研究近红外发光材料的新热点。然而受能级理论的限制,波长超过1000 nm的近红外发光Pt(
音乐训练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以轮唱形式打开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筛选轮唱内容、创新轮唱形式、传授轮唱方法,都能够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查,为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基于颜色恒常性理论的亮度感知Retinex模型,在频域采用多尺度高斯函数估计出输入图像的光照分量,对其进行伽马变换以增强光照信息,然后由输入图像与光照信息图像的对数运算获得仅包含物体本身特性的反射信息图像,实现对输入图像的校正。对校正后的图像依次进行频域带通滤波、基于全局的自适应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亚像素精度的XLD轮廓提取等操作,根据提取结果来判断陶瓷基片表面有无缺陷。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