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a College EFL Teacher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知识研究是一场教育者怎样看待课堂实践的革命(Clandinin et al.,1997)。但是以往的知识研究过于看重教师的“应然”,而忽视了其“实然”状态。出于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对教师教育失职的思考,与教师“经验”,“实践”息息相关的个人实践知识成为了我的研究兴趣。 本研究是对一位大学英语教师,Hafen所做的为期一年的一项个案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叙事研究、个案研究等。数据收集的形式有班级录音、采访录音、谈话、学生日志等。本文通过个人实践知识理论(Clandinin & Connelly,1988),教师身份认同(Palmeg 1998)和反思性实践理论(Schon,1983),旨在探索:1)Hafen有什么样的个人实践知识?2)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其个人实践知识的形成? 本研究运用传记研究,透过她的生活教学经历,探讨和挖掘了影响Hafen个人实践知识形成的两大要素,即反思性实践和学习共同体。同时通过参与课堂及采访学生眼中Hafen的形象探索出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表现和建构起来的对于学生、教师本身、课程、学习共同体以及教育目的等方面的个人实践知识。对数据的三维收集及大量真实的描写分析使此项叙述研究具有较强的效度。本研究指出教师知识的个案研究可以给新教师提供范例,从而引发其对自身知识的反思,促进专业发展。同时,本研究对教师在职培训有着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培养自主型发展教师。
其他文献
《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1975年所写的一部小说,它获得1976年的普利策奖。在叙述风格方面,很多评论家把小说的叙述称作独白或者自传。此论文反驳了把贝娄此作中的叙述者看
威廉.福克纳(1897-1962)被西方评论家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小说家之一。在福克纳所有作品中,《八月之光》被称作里程碑式的杰作。福克纳在《八月之光》中所展现的人生主题,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