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井壁温度应力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7年以来,我国南黄淮地区的矿区,共有80多个井筒发生井壁破裂。近20多年来研究者对井筒破裂机理进行了诸多研究,产生了许多观点和认识,然而温度应力在井筒破裂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甚至被忽略。应该加强温度应力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温度应力在井壁破裂中所起的作用,这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论文结合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分析了井筒温度场,详细介绍了强迫对流换热模型和热—应力耦合理论。接着,根据临涣矿区的地质环境和矿区井筒破裂情况,以临涣矿副井为原型建立地质模型,分析并给出了矿区井壁和地层物理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以及矿区气温资料。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井壁温度季节性变化、大气与井壁之间的对流换热和井壁与围岩之间的热传导等因素,以临涣矿副井为原型,采用FLAC3D软件,运用强迫对流—热传导模型和Mohr-Coulomb本构模型,耦合模拟了立井井壁温度与季节性气温变化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了温度应力场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受气温季节性变化影响,井壁和壁后地层中温度和应力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温度变化滞后效应明显,应力变化滞后约10天。(2)基岩风化带以上地层井壁中由温度引起的附加应力以竖向应力为主,环向应力较小,径向应力很小。最大主应力约等于竖向应力,与井筒轴向夹角为11.9°~14.25°。进入基岩后,环向应力逐渐增大,竖向应力略微回落;最大主应力受竖、环向应力共同控制,与井筒轴向夹角增大至43.8°~49.5°。(3)4~10月在底含、风化带与基岩交界面附近井壁中最大主应力相对集中,保持在-4.0MPa以上,其中6~8月更是达到-7.0MPa以上。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渤海、黄海、东海和中国南海进行了大量地球物理测量和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南海的地质、地球物理场的综合研究,发现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21世纪,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人类朝夕相处的伙伴。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并朝着智能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机器人比赛综合了机械
摘 要: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分析信息化档案应用技术的特点和优越性,探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推行信息化档案应用技术的措施,以促进信息化应用技术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发挥更加优越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006-02  纸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归还等要耗费一定的人力、
盾构法是修建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与明挖法和暗挖法相比,它具有自身稳定性好,对地面影响较小等特点。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等城市地下隧道工程时,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将不可避免的影
结构化学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作为高考理综化学选考试题之一的“物质结构与
期刊
铁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人为水土流失,大量现场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铁路工程建设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主要产生于施工期。施工期引起人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
归纳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就历史学科而言,最常用的归纳法是先列举若干历史事实,再得出结论;也可以先提出某种观点(或结论、假设),再列举若干历史事实予以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