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机理的模式转换方法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21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波分复用(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已逐渐逼近非线性香农极限,以少模光纤(FMF)为代表的模分复用技术与多芯光纤(MCF)为代表的空分复用相结合技术开始出现,解决了传输容量不足的问题。四波混频(FWM)作为少模光纤内部的一种非线性效应,在早期光通信网络中被视为限制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但FWM也能广泛应用于光放大、模式转换、波长转换等多个研究方向。除此之外FWM还能用于高速光交换、超快信号处理、光学取样等新兴领域。本文主要基于渐变型折射率(GI)和阶跃型折射率(SI)少模光纤对模间FWM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和仿真计算,利用其非线性耦合过程实现了模态间的转换。具体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GI少模光纤布拉格散射型四波混频(BS-FWM)模式转换研究。论文首先基于波动光学,从光纤非线性原理出发,推导少模光纤BS-FWM泵浦光与信号光随时空演化的方程组。由光纤中只存在两个光纤模式的模间FWM机理,总结出用于模式转换的BS-FWM非线性理论模型。其次,根据理论模型,借助遗传算法,优化设计了满足少模光纤BS-FWM相位匹配条件的结构参数(GI)。接着将获得的最优参数:光纤纤芯-包层折射率差((35)G)和纤芯半径(Ga)参数分别变化10%、5%,以探究光纤结构参数变化对相位失配及相位匹配波长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BS-FWM的相位匹配条件对GI光纤的纤芯半径参数波动的容忍性相对较低,而对纤芯-包层折射率差的参数波动容忍性相对较高。最后通过经典四阶龙格库塔算法对BS-FWM过程耦合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影响转换效率和带宽因素(光纤长度、泵浦光功率、泵浦光波长)进行详细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优化的GI光纤,在固定泵浦(P1)、信号(S)模式在相同模式(m),泵浦(P2)为另一模式(l)的情况下,通过BS-FWM非线性耦合过程,可分别实现LP01模向LP11、LP21、LP02模式,LP11模式向LP21、LP02模式,LP21向LP02模式的模态转换。(2)基于GI和SI少模光纤相位共轭型四波混频(PC-FWM)模式转换研究,并与BS-FWM进行对比分析。推导少模光纤PC-FWM泵浦光与信号光随时空演化的方程组,总结出用于PC-FWM模式转换的非线性理论模型。同样借助遗传算法,优化设计满足PC-FWM相位匹配条件的GI和SI少模光纤结构参数。接着改变获得的SI光纤最优参数:纤芯-包层折射率差((35)S)和纤芯半径(aS)参数都变化1%,以分析SI光纤最优参数变化对相位失配及相位匹配波长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C-FWM的相位匹配条件对GI光纤的参数波动(纤芯半径、纤芯-包层折射率差)的容忍性都相对较高,而对SI光纤对两个参数波动容忍性都比较低。最后通过经典四阶龙格库塔算法对PC-FWM过程耦合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影响转换效率和带宽的因素进行详细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GI和SI光纤的PC-FWM过程中,由于SPM和XPM对非线性贡献,转换带宽会随泵浦光功率增加呈现逐渐增大趋势。结果表明所优化设计的GI光纤,在固定泵浦(P1)、信号(S)模式在相同模式(m),泵浦(P2)为另一模式(l)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满足BS-FWM和PC-FWM相位匹配过程,分别实现LP01模向LP11、LP21、LP02模式,LP11模式向LP21、LP02模式,LP21向LP02模式的模态转换。但SI光纤仅能实现LP01模向LP02模式的模态转换。这一结果为发展高性能的模式相关全关信号处理功能器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支撑。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基于位置的服务,但传统的卫星导航只能在室外环境提供可靠的服务,而人们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室内环境中度过,使得市场上对于提供可靠、精确、低成本的室内定位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自然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包含丰富信息的声音,而从不同场景或不同区域获取的声音,其相同类型的声学特征或声学指纹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计算机分析声学
由于毫米波具有能够实现穿透性检测以及全天候工作的优点,使得毫米波成像在相关成像领域成为不可替代的方案。在安检成像中,毫米波能够穿透衣物对潜在的危险品进行成像,并且不会产生电离辐射;在辅助驾驶场景中,毫米波能够适应恶劣天气且不受光照强度影响,为车辆行驶安全提供保障。随着毫米波雷达设计水平和生产工艺的提升,雷达系统的精度和集成度也越来越高,为毫米波成像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了便利。本文以77GHz频段调频
能源和环境是当前制约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燃油高、污染大的重型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势在必行,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燃料可再生的绿色车载驱动装置,对缓解当下能源窘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配备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商用车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车辆动力系统关键参数整定、能量源选型以及能量管理策略三方面的内容,论文的主要结构如下:(1)以一款燃料电池商用车基本参数为依据,建立车辆动力
目前基于GNSS/SINS组合导航的无人机室外导航飞行已经日趋成熟且得到大规模应用,但是在卫星导航信号微弱的室内环境依然难以对无人机精确定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超宽带(UWB)与光流融合的无人机室内定位方式。本文从无人机基本理论、光流定位算法及其改进、UWB定位技术、UWB与光流融合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无人机室内定位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多项实验验证。无人机采用四元数法进行姿态解算,并
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全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实现智能驾驶技术追求的目标。低复杂度高性能道路交通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是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关键,目前基于雷达传感器的环境感知设备复杂度较高,价格昂贵,不利于大规模普及,且难以提供交通场景的语义信息。而基于视觉的传感器成本低廉,可以提供丰富的环境语义信息。因此,研究基于视觉传
具有控制力矩陀螺的两轮车机器人是一种结合普通自行车和Segway两轮车为一体的运动机器人。这种两轮车机器人既可以变成自行车,也可以变成Segway两轮车。在机械结构上,机器人引入了一对控制力矩陀螺,用于调节机器人的运动平衡。这种两轮车机器人能够在自行车和Segway两轮车两种状态之间实现任意切换,因此可以适应于宽窄不同的道路,可以非常好的应用于快递运输、仓库物流等行业。本文以具有控制力矩陀螺的两轮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通过各种硬件及软件源源不断生成,并具有高速、无限的特征,这些数据以流的形式生成并到来,同时这些数据的分布会随着自身或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动态变化的现象,从而使得真实场景下的数据流具有概念漂移的特性。传统的数据挖掘的应用场景要求处理的数据是批量的且满足独立同分布的条件,所以传统的静态数据挖掘针对高速、无限且具有概念漂移的数据流变得不再适用,需要使用数据流挖掘技术来解决此问
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不同于传统的数字预编码所需射频链成本和能耗过高而难以实现,与模拟预编码相结合的混合预编码通过引入移相器成为更实用的方案。然而,混合预编码中模拟域无法调节信号的幅度,使模拟预编码矩阵受限于恒模约束。在这样的非凸约束条件下,混合预编码的优化问题是难以直接求解的。本文对毫米波MIMO系统中的混合预编码优化方案进行分析求解,以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计算复杂度,
在海洋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各种复杂水下作业活动日益频繁,亟需一种高速实时的水下无线通信技术。而水下可见光通信具有高带宽、低延时等优势,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较窄的调制带宽成为了限制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提升的瓶颈,为此可使用预均衡技术来扩展LED的调制带宽。此外,还可以引入高通信速率和频谱利用率的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ire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然而,由于无人机具有低空、慢速以及小目标的特点难以进行管控,危害空域安全的违法“黑飞”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解决无人机的“黑飞”问题成为了本课题的根本动因和目的。“黑飞”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由检测和管控两部分构成,先检测到无人机目标后,再对其进行诱骗控制。本文主要对基于相关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并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视觉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