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孔隙中流体运移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ur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孔隙中流体的运移行为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掌握其运移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由于现有实验条件和手段的限制,人们难以对纳米孔隙中流体的流动过程进行直接观测。因此,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从分子层面上认识和理解纳米尺度受限空间中流体的流动行为和机制,对于纳米流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系列岩石纳米孔隙和氧化石墨烯层间纳米孔隙中流体的运移行为,并探索了相应的运移机理及规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研究了二氧化硅(石英,SiO2)、碳酸钙(方解石,CaCO3)纳米孔隙中油运移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SiO2、CaCO3纳米孔隙表面与油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孔隙中油的运移行为有重要影响。由于不同间距SiO2孔隙与十八烷(C18)之间的平均相互作用能不同,在相同平均力作用下,模拟2 ns后间距为6 nm的SiO2孔隙中油的质心位移比间距为2 nm孔隙中油的质心位移多30多倍;由于不同位置处的油分子与孔隙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间距为6 nm的SiO2孔隙内中间层油分子的扩散系数约为孔隙表面附近油分子扩散系数的两倍。由于极性油分子与SiO2孔隙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远大于非极性油分子与孔隙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与C18相比,吡啶、苯酚在SiO2纳米孔隙中的运移更为困难。此外,研究还发现孔隙成分对纳米孔隙中C18的运移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相同条件下,金纳米孔隙中油的质心位移远小于SiO2或CaCO3纳米孔隙,这归因于油与不同孔隙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不同。最后,研究了SiO2纳米孔隙表面的起伏结构对油运移速度及流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凹陷越深油的质心位移越小。上述结果将为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2)研究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将油滴从SiO2纳米孔隙表面剥离,进而驱动油滴在SiO2孔隙中运移的分子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在剥离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助于促进十二烷(C12)油滴与SiO2表面之间水通道的形成,这对于降低SiO2孔隙表面与油滴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至关重要;在油滴运移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利于防止C12分子重新吸附到孔隙表面。外加压强对油滴运移有较大影响,压强越大油滴运移越快。因极性油分子与SiO2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较大,表面活性剂溶液对SiO2孔隙中的苯酚油滴剥离效果较弱。在相同压力梯度下,模拟500 ps后苯酚油滴的质心位移仅为C12油滴质心位移的1/8。因CaMg(CO32(白云石)的亲水性极强,C12油滴易于从表面剥离,而水通道受到孔隙表面强烈的束缚,这使得CaMg(CO32孔隙中C12油滴的质心位移仅为SiO2孔隙中位移的1/7。因石墨烯狭缝孔(有机质孔隙)与C12分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溶液难以将C12分子从石墨烯表面剥离下来。本章研究为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3)研究了scCO2溶解、驱替石墨烯狭缝孔表面油膜的微观机制,并探讨了温度、孔隙间距和油组分等因素对驱油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scCO2可溶解石墨烯狭缝孔表面吸附的部分C12分子,第一吸附层中15.1%的C12分子和第二吸附层中69.8%的C12分子脱离孔隙表面进入孔隙中部,从而减小了油分子与孔隙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因此增加了油的可动量,驱油效率得以提高。此外,研究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油分子从石墨烯狭缝孔表面剥离,当温度由323 K增至373 K时,第一、二吸附层中C原子数量分别减少17.2%和33.3%。研究还发现,与C12分子相比,scCO2可使吡啶与石墨烯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减小得更多,即scCO2更易于将吡啶从孔隙表面溶解下来,因此,scCO2对轻质油的驱替效率更高。该研究将为页岩储层注sc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4)研究了氢气/甲烷混合气体(H2/CH4)在氧化石墨烯(GO)层间纳米孔隙中的运移过程及其机制。气体分子在GO膜层间孔隙中的运移取决于气体分子与GO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的尺寸。CH4分子与GO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显著大于H2分子与GO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能,GO膜对CH4分子的强烈吸附作用抑制了CH4分子在GO膜层间孔隙内的运移。GO膜的氧化程度和层间距对气体的运移有显著影响:氧化程度越高H2的渗透率越低,层间距越大CH4的渗透率越高,而受其影响,H2的渗透率先增大后减小。此外,模拟温度的升高和初始气体压力的增加可大幅提高H2的渗透率。上述结果揭示了氧化石墨烯层间孔隙中气体运移、分离的潜在机制,提出了适合作为H2/CH4分离膜的GO膜的理论结构,这将为开发有效的层状气体分离膜材料提供理论基础。(5)研究了GO膜层间纳米孔隙中盐溶液的运移机制,以及GO膜的离子过滤特性。模拟结果表明,GO膜层间孔隙中水分子的运移受水分子与GO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GO膜离子过滤的微观机制可归因于空间位阻效应和孔隙表面的吸附作用。GO膜的层间距、压差、GO的含氧官能团比例等对水分子渗透性和盐离子截留率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氧化石墨烯层间距的增加,水的渗透性逐渐增强,盐离子截留率逐渐降低。压差越大,水的渗透性越大,盐离子截留率越低。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羟基含量越高,水分子的渗透率越小,盐离子截留率越高。
其他文献
<正>推动政府在青少年事务领域职能的转移,面向社会发布《常州市青少年公益项目》,支持社会组织和社工团队联合"抢单"……近年来,团常州市委不断深化推进青年社会组织、青少
【热点点击】  2008年11月3日至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对台湾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访台期间,陈云林和台湾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正在变为现实。  陈云林此次访台,是建国以来大陆最高层级协商代表踏上台湾土地,也是继2008年6月海基会会长江丙
鲍德里亚是从其拟像理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当今社会中艺术的新变化的。面对当今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逐渐消失的窘境,很多学者都为此而感到焦虑,纷纷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做
期刊
目的 :分析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诊的8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
采用径流小区试验,分析了红壤坡耕地香根草(Veiveria zizanioides)篱对生育期内花生(Arachis hy-pogaea)植株高、叶绿素含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探讨篱农间作最佳草篱间距。结果表
阅读是学习的基本活动,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有大量的历史素材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所以,怎样阅读历史教材、提高学习能力,就成为学好历史的重要环节。我认为历史教材的阅读应该这样做:  一要做到读“粗”。  读“粗”就是读教材的目录,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从而形成知识脉络,把握主干知识。比如教材一共包含几个单元,这一单元又涵盖几节课,这一节课涉及几个问题。这样就抓住了教材
山崎暗斋所处时代的日本正是德川家康统治时期,是朱子学较为兴盛的时期。作为朱子虔诚的追随者,山崎暗斋潜心研究朱子学并有了一定的造诣,他的朱子学思想独成一派,名为“新南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体适能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2010年和2014年福建省大学生健康体适能进行动态研究,分析2010年、2014年两个年份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状况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