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十三行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机构,代理清政府的外贸管理,同时也拥有对外贸易的垄断权。随着中西方贸易往来的发展,文化交流层面不断扩大,岭南地区传统的木雕技艺、图形文化与西方传人的文化融为一体,不断地移植创新,呈现出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的独特设计特征,也使十三行时期木雕首饰包装、名片包装、扇子包装、香烟包装成为热销的外销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其不仅具有保护物体、方便运输、美化产品等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收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清代十三行外销包装的设计美学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行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机构,代理清政府的外贸管理,同时也拥有对外贸易的垄断权。随着中西方贸易往来的发展,文化交流层面不断扩大,岭南地区传统的木雕技艺、图形文化与西方传人的文化融为一体,不断地移植创新,呈现出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的独特设计特征,也使十三行时期木雕首饰包装、名片包装、扇子包装、香烟包装成为热销的外销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其不仅具有保护物体、方便运输、美化产品等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本文以十三行时期外销木雕包装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创意包装设计角度去推广十三行文化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具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社会学及经济学角度,分析在十三行时期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背景,梳理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互相发挥的影响;第二部分,使用科学分类法,分析外销木雕包装的功能形态,重点分析首饰包装的设计特征,为现代木雕首饰包装做理论支撑;第三部分,结合实践设计方案,分析现代高端首饰包装的现状和问题,启发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包装设计,提取十三行外销木雕包装中的设计元素去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妆饰羊城”高端首饰品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思考:首先,要提高品牌的视觉吸引力与品牌认知力,从包装的造型、纹样、工艺等方面去表现;其次,将具有代表性的十三行传统纹样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工艺应用在包装中,从而提升产品的艺术品味和欣赏价值;最后,在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以外,赋予包装多重使用功能,增加品牌附加值。总而言之,运用文化创意包装设计传播岭南文化和海丝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了我国现代首饰包装设计的文化感,并对传承十三行文化有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电动助力转向(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由于其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助力可调节性等优势,已经取代传统的液压助力和机械助力转向系统,成为了乘用车转向助力系统的首选方案。目前,乘用车广泛使用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Column-type 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CEPS)系统,但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车辆的转向感受,CEPS系
由于高放射性核废物中的锕系核素(例如镎)具有放射性强、半衰期长和毒性高等特点,开发出高可靠性的陶瓷固化体是核废物处理领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钙钛锆石陶瓷(Ca Zr Ti2O7)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辐照和抗浸出性能而被广泛关注,然而对于钙钛锆石陶瓷的新型制备方法和钙钛锆石固化体用于固化镎的研究都未被报道。本论文首先以钛酸钙(Ca Ti O3)、二氧化钛(Ti O2)和二氧化锆(Zr O2)为原料,通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柔性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柔性可穿戴设备相比于传统刚性设备,具有更好的贴合性和舒适性,通过从人体皮肤获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信息,能够实时监测人体生理参数和环境状态,因此其在医疗健康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液态金属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自由变形性等性能,是柔性电子设备中首选的导体材料之一,而其中液态金属的图案化更是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针对不同的图案结构需求应
目前虚拟实训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解决,复杂设备的虚拟维修或拆装就是其中一个问题。复杂设备的拆装训练要求虚拟环境能够尽可能接近真实环境,包括了拆装逻辑、用户的拆装动作等等。因此,能够对用户复杂的拆装动作进行准确的跟踪与识别就变得至关重要。此外,复杂设备的拆装往往不是单用户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至少2人进行协同操作才能完成。课题对虚拟实训中多人协同拆装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3D打印的出现给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目前关于金刚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对于在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优化、致密化机理、微裂纹控制工艺、热损伤现象等问题的研究仍在早期探索阶段,鲜有系统研究的报道,开展相关研究对于金刚石工具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课题以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为核心增材制造技术,以金刚石/TC4复合材料为基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失能老人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正在推广,生活照料类别服务项目中的助餐配餐服务存在巨大需求。本课题研究过程分为前期理论研究、中期实地调研和后期分析设计三个阶段。前期理论研究阶段首先进行文献梳理,了解失能概念的发展历程和评定标准,明确失能老人群体的定位。继而对助餐配餐国内外服务现状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对于助餐配餐服务的研究较片
随着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金属板带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其中铁基非晶合金带材作为新型的软磁材料,在电力电子行业应用非常广泛,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非晶合金铁芯的综合性能,对铁基非晶合金带材的精密剪切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深入研究铁基非晶合金带材的剪切加工过程,首先针对1k101铁基非晶合金带材(Fe78Si9B13)设计了机械性能测试实验为剪切加工
桥梁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在整个国家的交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作用。伴随着交通、风和地震各种不同的荷载,桥梁的承载能力会逐渐降低。为了使得桥梁在正常服役情况下不会发生安全事故,桥梁的健康监测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桥梁健康检测和安全评估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是保证桥梁安全评估和健康监测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本文借鉴了目前国内外对无人机摄影测量和光流法的研究成果,提出
如今很多生物识别技术都使用正面人脸图像做为判别人物身份的标准,但在很多场景中,需要进行人脸采集的人处在非受控的环境中,只能采集到非正面的其他角度的人脸,这造成了许多人脸识别算法在这些场景下性能下降。使用人脸转正技术,可以提高在这些场景下进行人物身份识别的正确率。得益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迅速发展和易于获取的大量带注释的人脸图像,近年来,非受限环境下的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人脸识别技术在几
工业类建筑火灾一直以来关系着社会财富和员工的安全。工业类建筑特点为楼层在三层以上,七层以下;人员密度大、功能结构复杂、危险源较多。本文以某公司复合型厂房为研究对象,使用Pyro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利用危险源辨识,分别在每一层分别设立不同的火灾场景,以FDS数值模拟探究该厂房在突发火灾情况下烟气流动、温度变化、有害气体浓度变化并且以此确定人员疏散路径上的危险临界时间。在火灾模型的基础上对三个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