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RVE7在拟南芥热形态建成中的生物功能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ongzh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生长发育受环境条件的广泛影响。植物生长具有固着性,无法像动物一样移动以躲避不利环境。植物要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信号传递给下游转录因子,以调节基因表达并触发后续生理响应适应变化的环境。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了解植物如何应对环境温度升高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改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在高等植物中,温和高温会使植物形态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统称为热形态建成。b HLH转录因子PIF4在拟南芥的热形态建成中起着重要作用。PIF4通过结合下游基因启动子调节生长素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介导热形态建成。ELF3、ELF4和LUX一起组成一个夜间复合物EC来调节生物钟。EC复合物通过调节PIF4基因表达以及PIF4活性,在热形态建成中抑制下胚轴伸长。EC复合物中的ELF3被认为是直接的热传感器,温和高温下通过液-液相分离而降低其对PIF4的抑制作用,但EC的其它成员是否也参与到植物温和高温的响应过程仍不十分清楚。本论文研究发现RVE7是热形态建成中一个重要的正调控因子。RVE7抑制EC复合物中ELF4的表达,从而在温和高温下促进下胚轴生长。在温和高温下,RVE7的转录水平较正常温度时上调;RVE7的蛋白质水平也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表型分析表明,在正常生长温度下,rve7突变体及RVE过表达植株的下胚轴长度与野生植株相似,但在温和高温下,rve7突变体的下胚轴长度明显短于野生植株,RVE7过表达植株的下胚轴长度显著长于野生型植株。随后的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PIF4对RVE7具有上位性;RVE7过表达植株在温和高温下的下胚轴表型依赖于PIF4。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当温度升高时,rve7突变体植株中PIF4的蛋白积累较野生型中减少,RVE7过表达植株中PIF4的积累较野生型中增加;在正常生长温度下,以上各种材料中的PIF4蛋白水平差别不大。与PIF4的蛋白积累一致,在温和高温条件下,RVE7过表达植株中PIF4下游基因YUC8、F-box、IAA19和XTR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中高,rve7突变体中F-box和XTR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中低。此外,温和高温条件下,RVE7过表达植株中ELF4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中低,rve7突变体中ELF4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中高。进一步生化实验发现RVE7可以与ELF4启动子中的EE顺式元件结合,并直接抑制ELF4启动子活性。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ELF4对RVE7具有上位性;ELF4过表达可抑制RVE7过表达的下胚轴表型。因此,本论文鉴定到RVE7是一个重要植物热形态建成的调控因子。RVE7主要是通过在温和高温下直接负调控ELF4的表达,进而参与拟南芥热形态建成。这些研究阐明了RVE7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加深了我们对ELF4在植物热形态建成中的重要性的理解。
其他文献
在自然环境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无处不在,可以通过细胞内和细胞外途径生成。ROS通过与多种生物大分子(包括DNA、蛋白质和脂质)发生反应,在多个层面影响细胞生理。过量ROS造成的氧化压力是所有需氧生物必须面对的主要生存挑战。细菌进化出了复杂多变的应对策略,包括:诱导表达ROS清除酶,如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依赖于NADH的过氧
学位
经典的NF-κB信号通路在各种免疫反应和炎症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所介导的先天免疫应答中的关键功能已为人所熟知。当细胞受到LPS、TNFα和IL-1β等刺激后,经典NF-κB通路中的关键性激酶IKKβ通过选择性识别并激活下游底物,包括p105、p65和IκBα,以促进p65和p50的核易位并诱导NF-κB通路靶向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导致组织炎症的发生。
学位
汪世强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用经方。笔者有幸成为汪老师的学术继承成人,在随诊的过程中,受益颇多。
期刊
运动性对于细菌的生存和致病至关重要。鞭毛马达能以每秒300-2400转的速度带动鞭毛丝旋转进而推动细菌前进。鞭毛马达结构复杂,组成蛋白超过25种,能量转化效率接近100%,被誉为是自然界最高效、最精密的分子引擎之一。几十年来,鞭毛马达一直是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然而鞭毛马达的组成成分,结构组装和扭矩传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中,我们首先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鞭毛丝基因fliC和
学位
黑腹果蝇唐氏综合征细胞黏附分子1(Dscam1)基因座通过互斥可变剪接编码38,016种潜在亚型。Dscam1的高度多样性足以赋予每个神经元独特的分子标签,使神经元能够区分自我和非我。而在脊椎动物中,成簇的原钙黏蛋白基因(cPcdh)通过可变启动子产生亚型多样性,进而发挥类似的功能。最近,本课题组在螯肢动物亚门中发现了缩短型Dscam(sDscam),其与黑腹果蝇Dscam1的序列高度相似,并且与
学位
研究目的 生境片段化是物种受胁和生态互作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互惠的植物-传粉网络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对互惠双方的繁殖和存续都至关重要,而片段化程度的增加将破坏互惠双方资源的可用性,造成局域物种和互作的丧失。本研究以千岛湖片段化陆桥岛屿系统为平台,开展以下3个方面问题的研究:(1)生境片段化将导致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成发生变化,形成复杂的时空格局。随着片段化斑块面积的减小,植物和传粉者的
学位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维持哺乳动物细胞正常活动至关重要的细胞因子。经典的TGF-β信号通路起始于胞外TGF-β配体与跨膜蛋白Ⅰ型受体(TGF-β type Ⅰ receptor,TβRI)和Ⅱ型受体(TGF-β typeⅡreceptor,TβRⅡ)结合,激活后的TβRⅠ会招募并磷酸化R-Smad蛋白(Receptor regul
学位
精子发生过程为成熟精子的产生奠定基础,PIWI蛋白参与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精原干细胞增殖、减数分裂以及精子形成的调控是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十足目甲壳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作为产生无尾类精子的代表物种,学术界对其生精细胞发育过程调控的研究较少,PIWI蛋白是否及如何参与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的调控未知。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PIWI蛋白在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中
学位
竞争是局域尺度上导致树木生长下降进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然而竞争影响树木生长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文以江西省南部的高密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收获法取样和室内分析对竞争影响树木生长的生态学机制开展了以下三部分研究:(1)量化竞争对树木生长(长势:生物量、胸径生长速度)的影响;(2)分析树木构型、生物量分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化学计量特性、水分利
学位
细胞色素c(c-Cyt)是一类血红素(heme)辅因子以共价方式与蛋白多肽链连接的蛋白质,作为电子载体和氧化还原酶广泛地参与生物体能量的传递过程,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希瓦氏菌(Shewanella)是一类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异乎寻常的呼吸(电子受体还原)多样性,在生物能源和环境生物修复方面应用前景广阔。这主要归因于这类菌编码数量众多、功能各异的c-Cyts,例如该属中的研究模式,奥奈达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