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黄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674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块链技术几乎可以实现版权的全程保护,首先在确权方面可以解决版权登记问题;在授权环节利用智能合约提升版权交易效率;在维权阶段,区块链的存证功能可以解决举证困难的问题。版权智能合约是部署在区块链上的、以代码形式运行的、运用于版权交易的一套自动执行程序,其具有可信任、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的特点,在数字版权交易中彰显出促进作品合理利用、提升交易效率、解决交易信任和收益分配问题等优势。但是,作为技术领域新兴产物的版权智能合约在发展初期面临以下法律问题:第一,版权智能合约诞生之初便伴随着取代法律的目的,代码规则与法律规则的确存在冲突,由此产生了“代码即法律”的论调,版权智能合约是否处于法律框架之外?第二,如果版权智能合约需要法律规制,但是其法律属性尚不明确,应当将其纳入何种法律规范下进行规制?第三,版权智能合约运用于版权交易领域也面临版权法理论与制度的拷问,如何保证交易前版权权属的真实性,版权智能合约是否满足版权法规定的“书面合同”,版权智能合约的使用如何化解公众合理使用受阻的难题。经过研究,提出以下法律建议:首先,代码与法律并非对立,应当实现代码规则与法律规则对版权智能合约的双重规制;其次,版权智能合约具有合同属性,满足合同的要件,在立法层面用《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文件肯定其合同地位,在司法上以混合协议的方式应对版权智能合约;最后,提出了完善版权制度的具体法律建议,版权规则应当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完善,以适应版权智能合约的运用。通过以上理论的创新与研究,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重新审视“代码即法律”的观点,梳理代码规则与法律规则的关系,提出应当把以代码形式表现的版权智能合约置于法律框架之下的观点;第二,论证了版权智能合约的合同属性、与电子合同的关系,在私法体系下对其作出制度安排;第三,对完善版权相关制度提出新的建议,包括在立法上明确区块链版权登记的证明效力,以及在《著作权法》中完善版权智能合约许可模式,采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将版权智能合约解释为“书面合同”。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化经济正在逐渐成型,推动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劳动形式新格局的形成。数字劳动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智能手机和数码电脑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人们在享有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正渐渐地被海量的数据和信息所奴役,数字劳动背后的资本逻辑引发了一系列剥削、异化的正义困境,造成了数字垄断、数字霸权、数字鸿沟等不平等现象,引发了学界对此的持续关注与讨
学位
微信点赞是新媒体时代重要的交际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微信点赞也具有丰富的多模态符号资源,具备多模态话语的语言学特征。本文以微信点赞为研究对象,从评价系统出发对微信点赞的评价意义和评价行为特征进行考察。研究发现:1)微信点赞的评价意义在评价系统的子系统之间游移,具有多重含义;2)点赞简化了级差实现的途径和手段,使评价越来越两极化;3)点赞的评价空间受制于微信的技术特点和设置;4)点赞作为评价行为对语言
期刊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广东的中共地方党组织在中央的领导下,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党的统战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制定了符合广东地区抗战形势的统战政策策略,创造性地开展统战工作。在政治方面,在有条件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了各级“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在政权建设中保障民众基本政治权利,争取开明士绅,孤立顽固势力。在经济方面,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并组织
学位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德治理现代化是其应有之义;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德治理是其重要内容。道德治理既是国家战略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道德建设的新时代诉求,且两者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基于我国道德治理现代化,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内涵、逻辑与价值三个维度对新时代道德治理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为新
学位
“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是我国主动适应全球经济变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着我国与欧亚大陆沿途国家之间求和平,谋共赢的共同需求。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处于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水平和法治水平普遍不高,面临着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以及投资贸易方面的风险问题,这客观上为我国投资者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风险和挑战。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学位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临时措施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仲裁程序进行直至获得最终裁决,以及保障当事人正当权益的重要程序。在实现临时措施效力的过程中,临时措施的发布权属问题和其跨法域的承认与执行始终是阻碍其发挥效能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现行的仲裁立法和司法实践长期对临时措施的制定采取了保守主义的倾向,逐渐与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示范法》所倡导的临时措施模式背离。我国目前涉外司法体系下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的适用存在一系列
学位
新时代大学生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建功立业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状况,不仅反映着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而且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前景休戚相关,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仅要在物质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的强才更加持久、深远、有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精神及精
学位
人工智能创作需要对海量文本和数据进行分析,若这些文本和数据中包含有受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则人工智能对其利用面临着侵权风险。我国目前的合理使用制度并不适用于人工智能创作,开发者为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和高昂作品获取成本,使用公有领域的低质量文本和数据训练人工智能,这些片面、不完整的数据会造成人工智能输出偏见,进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因而,解决人工智能创作中的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具有必要性。理论上,将人工智
学位
近年来,随着部分网络流行语被《人民日报》《咬文嚼字》等官方媒体使用,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满载民族希冀,培育其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时代魅力和现实色彩,也是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发展的时代课题。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同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能会影响人们原本的思想架构,影响汉语的纯洁规范性。因此,如何从价值观视域下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探究,从网络流行
学位
网络消费中信息资源不平衡情况加重,消费者弱势地位突显,仲裁协议容易被经营者滥用。经营者多选择距离自身较近且仲裁费用高昂的仲裁机构,从而致使消费者维权不便,维权成本与维权效益的衡量会吓阻消费者的权利诉求。因此,有必要对网络消费仲裁协议的效力进行特别规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就网络消费仲裁协议效力有关问题及其规制路径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从仲裁协议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入手,分析仲裁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