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型棉蚜利用不同生育期及受烟粉虱为害后棉花的能力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ion_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蚜虽然属多食性害虫,但其对特定寄主存在较强的取食偏好。南京地区的棉蚜存在棉花型和瓜型之分,棉花型较难利用瓜类植物,而瓜型较难利用棉花寄主。但是,瓜型棉蚜所利用的瓜类作物的生长周期较短、换季频繁,当瓜类作物收割换茬后,瓜型棉蚜将面临食物缺乏的压力。那么,瓜型棉蚜在其喜好的寄主植物短缺时,是否可利用特定生育期或受其它害虫危害后的棉株,以保证种群的长期繁衍呢?这至今还没有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以瓜型棉蚜为对象,测定其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叶位叶片、以及被烟粉虱侵染危害后棉株上的生物学特征,同时,检测了田间不同作物、不同时间棉蚜种群的遗传结构,探讨田间棉蚜种群可能的寄主转移途径。本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瓜型棉蚜对不同生长阶段棉花植株的利用能力不同。瓜型棉蚜不能利用6叶期以下的棉株,但在9叶期及以上的棉花植株上能缓慢建立种群,并能在其上生活和繁殖后代。瓜型棉蚜在棉株上定殖生活后,多选择定殖在棉株的下部老叶片上,而在上部和中部叶片上很少。瓜型棉蚜能在较老棉株的下部和中部离体叶片上生活,且瓜型棉蚜对棉花叶片的利用能力的高低和叶片的衰老程度密切相关,瓜型棉蚜不能在棉株的幼嫩叶片上存活,长势不旺的衰老叶片有利于瓜型棉蚜的取食利用。烟粉虱对棉株的侵染危害能够提高瓜型棉蚜对棉株的利用能力。瓜型棉蚜在被烟粉虱侵染过的6叶期棉花上能存活较长时间,并且出现了成功建立种群的现象。瓜型棉蚜在烟粉虱为害后的6叶期棉株上建立的种群,其个体多位于棉花的中、下部叶片上,而上部叶片上较少。在烟粉虱为害后棉株上建立种群的瓜型棉蚜,其依然保持着对黄瓜寄主的强喜好性。瓜型棉蚜在棉花上饲养61天后,将其转移到新的6叶期棉花植株或离体棉花叶片上后,其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均很低,并且难以重新建立种群,但转接到黄瓜叶片上后,其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均很高,表现了强的适应力。棉株上的取食生活经历不能改变瓜型棉蚜对原寄主黄瓜的利用能力。在南京不同作物上的棉蚜种群中检测到了五种基因型,即基因型A,B,C,D,E。冬寄主木槿和棉花上的棉蚜基因型相似,主要属于基因型A和B。黄瓜和南瓜上棉蚜的基因型相似,主要属于基因型C。西葫芦上的棉蚜主要为基因型A、B、C。对不同作物上、不同时间采集的棉蚜各基因型所占比率分析发现,在田间棉蚜种群数量高峰时期,黄瓜和南瓜上棉蚜中的基因型A和B的个体数量上升,同时西葫芦上的棉蚜基因型在不同采集日期分别拥有棉花和黄瓜上棉蚜的主要基因型。由此说明,棉花和黄瓜上的棉蚜均可转移到西葫芦上,西葫芦很可能作为棉花上棉蚜转到黄瓜寄主上的桥梁寄主。黄瓜作物枯死后,在棉花植株上的棉蚜中检测到了黄瓜上棉蚜的主要基因型C,这也进一步证明瓜型棉蚜可以临时转移到棉株上生活。另外,不同基因型的瓜型棉蚜对棉株的利用能力不同,瓜型棉蚜基因型C(品系2)个体对棉花的利用能力强于基因型E(品系1)个体。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寻求能有效控制水稻重要害虫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Walker)和褐飞虱.Nalaparvata lugens(Stal),从广东等地采集30种异源植物,采用乙醇进行冷浸提取,然后以三化螟
冬小麦土施多效唑不同剂量筛选试验陈锋,李文皋,唐光明,王兴杰,李秀义,江汉荣,王玉美(平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平凉744000)多效唑(MET),又名PP333,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杀菌剂,经试验研究,它对植物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我国稻区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化学防治效果较差。近年来,由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手段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利用二化螟卵寄
通过品种间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的甘蓝型(B.napusl)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6号,历经品比、区试和生产试验示范鉴定:一般亩产130~150kg,高者可达200kg以上;原种芥酸含量0.89%、硫甙含量28.77μmol/g、含油量41.34%、油酸含量为67.43%。具有
嘧菌酯是由先正达公司于1996年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对几乎所有的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防效,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瘸、纹
细绿萍在室内越冬保种112300辽宁省开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陆克俭,张斌,张兴权,刘德元细绿萍是从江南引进的一种优良水生饲料,在我省已利用多年。我们开原市近几年也用来喂猪,节省了精饲料
从广东省8个不同地方的健康香蕉植株内共分离纯化了96株细菌,发现同一地区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种群密度有所差异。同一地区不同品种之间相同组织部位的内生细菌种
海南小爪螨Oligonychus hainanensis Ma.Yuan &Lin是叶螨科的一种害螨,对荔枝危害严重。本文研究了海南小爪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海南小爪螨的生态控制,结果如下: 1、
本论文从生物信息学入手,对黑腹果蝇基因组中drs基因家族进行系统的结构和特征分析;对基因组中drs及其6个同系物进行扩增、克隆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层析纯化,对纯化后的包涵
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十字花科作物重要害虫,由于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严重以及田间不合理用药,导致其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已成为当今最难防治的农业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