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早白垩世沙河子组上段沉积记录与物源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5758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发育巨厚的白垩纪地层,其中沙河子组发育于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中的同裂谷阶段,属于火山活动间歇期,由于其特殊的沉积环境,成为盆地深部重要的有利生油层和储层。本文研究的目标层段即为松科2井中的沙河子组上段,通过沉积环境及物源区研究,对古环境的恢复以及油气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岩心的精细描述,应用构造单元划分方法可将沙河子组上段岩心划分出11种岩相类型,包括颗粒支撑砾岩(Gm)、杂基支撑砾岩(Gs)、块状砂岩(Sm、Ss)、脉状-波状层理砂岩(Sr)、平行层理砂岩(Sh1)、沙纹层理砂岩(Sh2)、脉状-波状层理泥岩(Fsc)、水平层理泥岩(Fl)、块状泥岩(Fm)、煤(C)。依据岩相组合规律,可识别出扇三角洲沉积相和湖泊相,具体分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湖相、浅湖相,辫状分流河道微相、纵向砂坝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席状砂微相、泛滥平原微相、废弃河道微相以及沼泽微相。沙河子组上段呈扇三角洲相与滨-浅湖相交替出现的特征,反映了断陷期物源供给充足的条件下多期次旋回性的变化。通过沙河子组上段5件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定年,得到了最大沉积年龄约为111~115Ma,属于阿普特期(Aptian)至阿尔布期(Albian),对沙河子组上段的年代有较好的约束。在年龄谱图上沙河子组上段碎屑锆石显示出三个主要峰值,分别为105~140Ma,155~200Ma以及220~260Ma,5件样品峰值对比几乎完全吻合,说明在沙河子组上段沉积时期,物源区未发生改变。在Dickinson三角图解上投图,沙河子组上段砂岩碎屑颗粒统计落入再旋回造山带区域,属岩屑再旋回。根据碎屑组成、锆石形态特征以及微量元素分析,沙河子组上段砂岩源岩类型为I-型花岗岩,属活动大陆边缘,可能是松嫩地块与兴安地块碰撞作用的产物,结合在锆石年龄谱图上与大兴安岭中部地区比对,认为物源主要来自大兴安岭中部地区。本文精细的描述资料以及碎屑锆石U-Pb数据资料为今后深入研究沙河子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地质素材。
其他文献
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如何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同学科知识相结合,并且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落地。授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其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素养必然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建模作为六大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情感问题作为一个哲学主题是古老的,从实证科学角度说,也早已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现代学术发展,它也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近些年来,
孔子哲学体系中,艺术思想也占一席之地。孔子总结西周以来有关“艺术”观念,并加以发展,进而将其纳入儒家艺术哲学体系中,这对以后中国文艺美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目前的孔子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和教育两大方面,对其艺术哲学思想关注相对较少,其中对“道”“艺”相通关系虽有论及,但由于缺少深入论证,结论似有偏颇之处。这就为这一命题的继续发掘提供了学术空间。本文在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孔子相关言论文献入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种数码设备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已经与数字图像密不可分。然而,对于这些前所未有的海量图像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分析已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依赖于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理解、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对以往教育中重视的“听、说、写”三种能力,视觉能力成为了影
计算机辅助乳腺肿块检测是乳腺癌的计算机辅助早期诊断中的关键步骤。传统的计算机辅助乳腺肿块检测方法在检测准确率和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
多机器人编队系统是在单个机器人的基础上,通过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和控制算法的设计,实现机器人之间的信息共享,达到期望的编队系统。虽然单个机器人的性能不断的提高,但是面对
本文论述了寒冷自然低温环境对工程塑料和橡胶材料的影响,该类材料在25℃、-35℃等的性能;并说明寒冷自然环境暴露对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使材料变硬、变脆,拉伸强度和弯
研究目的:胰腺癌的恶性度高,且进展迅速,临床病例中极易发生转移,临床统计中仅有20%左右的患者在就诊时有手术机会,其他的患者则大多只能接受姑息化疗,胰腺癌的五年生存期仅5%左右。因此胰腺癌是目前最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且目前尚无任何有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的生存期和改善预后。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某些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本课题中探究了miR-25-3p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和胰腺癌细胞对i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