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与黄源深汉译本的语法衔接手段比较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洛蒂·勃朗特的著作《简·爱》的汉语翻译构成了英汉翻译领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争奇斗艳的各种译本中,黄源深的汉语译本最为引人注目。自然,已经涌现出若干从语言学和语言学以外的视角对包括黄源深的译本在内的《简·爱》译本展开的研究。虽然已有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迄今为止还存在着资料数据、理论视角、方法程序、研究结果等若干方面的局限性。其中,从话语语言学角度就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情况对《简·爱》原著与其汉语译本的比较研究可谓凤毛麟角。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尝试以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化学、翻译学等学科的相关观点为指导,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原著与黄源深的汉语译本中的对应性篇章片段为语料,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案例分析方法,就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四种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情况,对《简·爱》的英汉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描述和解释这两个文本在使用衔接手段的类型和频率上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论,《简·爱》的英汉文本中使用的语法衔接手段的类型大同小异;然而,二者使用语法衔接手段的频率却有所不同,前者使用频率较高,呈现出形合特点,而后者使用频率较低,呈现出意合特征。(2)具体而言,《简·爱》的英汉文本在使用四种语法衔接手段的频率上存在差异:第一,在使用照应手段方面,英语文本多用人称照应,而汉语文本则多用零回指;英语文本倾向远指照应,而汉语文本则多用近指;英语文本常用比较级形式做比较照应,而汉语文本则借助词汇手段。第二,在使用替代和省略手段方面,虽然英汉文本都不频繁使用二者,但相对而言英语文本多用替代,而汉语文本则偏好省略。第三,在使用连接手段方面,英汉文本有些差异,英语文本多用显性连接手段,而汉语文本则多用隐性连接手段。(3)《简·爱》的英汉文本在使用语法衔接手段方面的差异,即前者呈现形合特点而后者呈现意合特征,其原因是二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英语文本出现于西方的分析性、客观性和逻辑性思维之环境,而汉语文本则产生于中国的整体性、主观性和直觉性思维语境。本研究可望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具有意义。就实践而言,本研究的成果可有助于文学翻译者更好地意识到英汉文本在衔接手段使用方面的异同。就学术研究而言,本研究的内容可有助于丰富文学翻译研究乃至一般翻译研究中对英汉文本在语法衔接方面的异同的探讨。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使得初中数学革新呈现蒸蒸日上的大好景象。让每一个学生做题既快又对是所有数学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事实却让很多教师较为遗憾,部分学生对
互联网为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在丰富视听体验的过程中互联网对于小学生的德语知识学习和培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丰富的网络资源在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是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古代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之得以延续至今。我们照明设计师的任何作品无不受到这种精神的评判,因此,有必要将古代艺术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表现方式
摘要:语文素乔的乔成是小学语文教字的重点要求,也是小字语又教字大纲的重要教字目标之一。语又素乔的乔成,可以为字生日后学习各门类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方面入手,围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英语阅读写作教学是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在于阅读写作教学结合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基础知识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英语
现时期社会发展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有效的提高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效率,带来便利。进入大数据时代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正面临着新的机会以及困难,网络信息安全以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视周遭的世界,不难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7月,国务院从国家层面颁布政策“鼓励初中利用数字技术平台,探
近年来,我们一直积极推进“文明间对话”、“宗教间对话”活动。在宗教史上,经常会出现盲信与不宽容的一面,这完全游离了对话精神。抛开教义信条,进行满溢自律和理性的对话,才是宗
概念隐喻理论由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区别于传统隐喻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修
通过调研企业,提出在高职化工类专业中开设《HSE基础教育》课程,从课程性质、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课程建设的情况,提出今后课程建设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