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锡结构演变特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态锡由于具有低熔点、稳定范围广的特点,因此被作为液态金属溶剂或反应介质,用于核废料的再生回收避免了有机溶剂易受辐射损坏,减少了核废料的产生、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辐射危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与液态锂相比,液态锡由于具有高回收率、低氚滞留表面以及与锂相比允许高于2000℃工作温度,有5个或5个以上的数量级的较低蒸气压的优点,使之成为聚变反应堆中面对等离子体材料(PFM)或第一壁材料的候选材料;另外,金属锡处于周期表第Ⅳ主族,不同于同主族的其他金属只含单一的化学键,它的化学键常压下表现出一部分共价性和一部分金属性。这些优点都使液态锡成为研究对象的首选。近年来,液态金属的结构演变及相变研究不断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材料的宏观物性取决于其微观结构,通过对液态锡宏观物性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其微观结构演变的特征。最近研究发现,这些只单一的研究了液态锡结构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影响,自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均未能揭示液态锡的结构演变特征,也没有直接将结构与宏观物性相关联。因此本文将液态锡结构演变与宏观物性相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液态锡结构演变特征,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MEAM势模拟研究了常压下金属锡(α-Sn、β-Sn)的结构及热力学特性和液态锡的结构演变特征及对应的宏观特性以及模拟分析温度和压强对液态锡结构、自扩散和粘度的影响,由此得出温度、压强与短程有序度、短程有序结构、自扩散系数和剪切粘度等方面的关系。发现α-Sn和β-Sn热力学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很好的揭示了它们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反映了α-Sn和β-Sn的结构和热动力学特性。计算模拟温度范围在773K~1873K的液态锡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和采用近邻键对分析(CNA)发现液态锡的短程结构有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200K左右分为两段,模拟计算的自扩散和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与液态锡的结构变化相互印证。在液态锡熔点附近随着压强的增加,短程有序结构中的FCC或HCP特征键对不断转化为BCC特征键对,说明液态锡的短程有序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渐从密堆积结构向非密堆积结构转变。另外温度对自扩散和剪切粘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自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剪切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压强对自扩散和剪切粘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压强的增大,自扩散系数减小,扩散激活能增加,液态锡自扩散变慢;剪切粘度增加,粘滞流动活化能增加,粘度减小,流动性变差。
其他文献
本论文首先对超导体的发展历史及种类,以及有关超导体的概念、发现及几个基本参量做了简要介绍.其次,简单介绍了二硼化镁超导体的基本特性及其掺杂效应,以及本论文的选题思路.接
记者从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系电话:027-86811837)王汉中团队选育的油菜新品系含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巨磁阻器件在信息存储领域中获得了很大的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就需要不断扩大磁记录的信息量和磁记录密度,因而磁电阻读出磁头材料就要求
最近几年以来,人们对自旋电子学的研究已由无机材料领域扩展到有机材料领域。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有机自旋电子学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目前已实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成本又较低廉,故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PP本身脆性(尤其低温脆性)较大,从而对PP的改性成为必然的趋势。 本论文首先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级
本文研究了Al/Al_2O_3/Si和Al/HfAlO/Si型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容的电学特性。通过深能级瞬态谱(DLTS)和高频电容-电压(CV)测试,并配合理论模拟,对样品的界面特性和退火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Al_2O_3样品和不同组分比的HfAlO样品进行CV测试,发现在N_2和N_2/H_2混合气体中退火会给氧化层中引入一定量的正电荷,并且慢界面态
从1998年Watts和Strogatz提出了小世界网络模型以及在1999年Barabasi和Albert提出了无标度网络模型之后,复杂网络的研究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历史,随着网络科学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创业教育丰富了就业导向教育理念的内涵,促进就业导向理念向纵深方向发展.中职商科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实现学生就业目标.
目前我国在钢轨探伤过程中大多使用手推式检测设备,探伤效率低,难以对缺陷进行定量检测,容易出现错报漏报等问题,为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埋下隐患。为此,本文旨在研究对钢轨裂纹精确量化,提高成像效果和检测效率等技术,首先建立了基于全矩阵采集(FMC)的双层介质下相控阵单元超声发射和接收的数值模型,实现了对钢轨内部裂纹定量定位检测,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再结合常超技术,通过CIVA仿真建立超声布局,搭建了超声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