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促SDF-1α和BMP2基因转染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体内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18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超声靶向微泡爆破(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性基因转移技术,其介导外源性基因修复受损心肌组织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但一般为转染单个基因的研究,同时转染两个基因的研究极其罕见,本研究旨在利用超声靶向微泡爆破技术(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定向转染载外源性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和分化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重组腺病毒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脏,促进心肌组织再生,修复受损心肌,改善心脏功能。方法:结扎左前降支后6小时,利用UTMD技术,将载外源性趋化因子SDF-1α、分化因子BMP2以及不同比例的SDF-1α和BMP2的重组腺病毒分别转染大鼠心脏,检测基因转染、心肌修复以及心脏功能改善情况。术前2天及术后28天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术后28天,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Masson染色)、血管新生情况(Westernblot、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心肌特异性基因(RT-PCR)及蛋白(Westernblot、免疫荧光)的表达。结果:UTMD介导的携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AMI大鼠心脏均可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心肌,改善心脏功能,两种携基因重组腺病毒(SDF-1α:BMP2=2:1)共同转染时作用最明显,可明显促进梗死周边心肌组织内心肌特异性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减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P<0.05)。结论:UTMD介导外源性SDF-1α和BMP2基因共同转染AMI大鼠心脏可促进心肌修复,改善心脏功能,达到治疗心肌梗死的目的,为AMI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作为英语教师,如何从学生的学习生活角度出发,更加生活化、更加人性化的角度来反思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更加科学的绿色英语教育大道呢?  一、绿色评价孕育兴趣  兴趣是点燃学生学习英语欲望的源泉。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开口用英语表达,给学生一个支持、宽容、友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母语对比,初学母语的小孩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许多语法和逻辑上的错误,但我们可以大概明白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必将更好地优化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学语文的同时,突破课堂教学和规定教材的局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从“局限”到“无限”,从“被动”到“主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新要素: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1. 坚持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胆红素、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血清胆红素、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1月-
干眼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以及角结膜上皮损伤的慢性疾患,病因较为复杂,临床上极易误诊。干眼诊断标准的精确性及诊断方法的变异性均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一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这里提到的阅读中的“对话”更多地被运用到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当中,很少体现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思路中。本文试从“对话”这 一理念出发,来探寻构建有别于常规文言文教学的新路径。  先看一组“20世纪50年代以后语文教材中的文白比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引起学生思考的关键,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教师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并提高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能获得充分的思维活动,还有利于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1. 问在重难点处,体现针对性  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对教师课堂把握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基本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