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湿性岩石表面气体吸附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优质的能源,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气藏井的勘探开发在我国四川、陕西、新疆等地都有很大进展。在油气井压裂施工增产改造过程中,岩石表面存在许多气体组分和有机相介质,使得采出的天然气组分往往不尽如人意。尽管对于石灰岩油气藏与流体之间的反应研究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实验报导的混合气体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顺序和相关机理迄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结论。本文以石灰岩油气藏的主要岩石组分方解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考察高温高压条件下气体组分在岩石表面的吸附行为,探讨活性剂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微观机理,为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首先,在井下温度373K、压强20MPa的条件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水分子、CO2分子、CH4分子和N2分子在方解石(110)表面的结合能和亥姆霍兹自由能,模拟过程采用NVT系综,模拟时间1ns。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分子在方解石(110)表面的吸附顺序为:H2O>CO2>CH4>N2。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分析显示,方解石(110)表面为亲水表面,且水分子在其表面呈现出双层吸附行为,CO2分子表现为单层吸附,CH4分子和N2分子则没有明显的吸附特征。其次,本文选择乙醇为活性剂改变方解石表面的润湿性。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对乙醇分子在方解石表面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在方解石(110)表面乙醇分子排布规律有序,且碳链(CH2-CH3)朝外侧分布,-OH基团朝结晶表面吸附,其中-OH中的O原子向Ca原子靠近,H原子向岩石中的O原子靠近。结合能和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表明乙醇分子的吸附性优于水分子,方解石(110)表面被乙醇分子完全覆盖并形成一层紧密的疏水层,改变了方解石的润湿性。最后,在吸附有乙醇分子的方解石表面,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水、CO2和CH4三种分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水分子结合能显著降低,表现出单层吸附特征,而CO2分子和CH4分子均没有鲜明的吸附特征。由此可以说明,在工业上加入乙醇溶剂突破水锁效应和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是非常可行的办法。
其他文献
内蒙古是典型的资源富集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实需求与传统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矛盾十分突出。本文运用信息熵与TOPSIS方法对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服用常规药物流产;观察组75例,服用复方米非司酮1天1片,第三天晨服米索前列醇,观察流产效
目的观察鲫鱼冬瓜皮汤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期患者对水肿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西药治疗外,
城市化的居住环境、现代人际关系的冷漠,使得许多人的烦恼、苦闷、忧愁无处发泄,人们急切想要寻找一个可以倾诉情感、沟通交流、宣泄情绪的机会,情感类谈话节目凭借着温馨的演播
2017年以民盟为主导的缅甸政府,遭遇了诸多的考验。内政上,和平进程的艰难推进与经济的萎靡不振,使得国内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在下降。外交方面,“若开邦问题”的不断发酵,使得昂山
李尚志为非数学专业编写的《线性代数》教材于2011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文介绍了书中一部分精彩案例.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纷纷扬扬雪花撒满杨州城。郊外柴房里住着的汪士慎(字巢林)左眼已经失明,正在病中。他推开窗户,外面白茫茫的积雪将房屋、树木、远山银妆素裹起来,把一切灯红酒绿
期刊
编者按:11月25日上午,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在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组织召开“防范打击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分析研判非法集资形式,通报犯罪案件查处情况,揭示非法集
会议
探讨我院2011年上半年常见病原菌感染及其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抗药性问题,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