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的互文性阐释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基础之上,由法国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1969年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这里的“另一文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互文本”,可用来指涉历时层面上到前人或后人的文学作品,也可指共时层面上的社会历史文本;而“吸收”和“改编”则可以在文本中通过戏拟和引用等互文写作手法来加以确立,也可以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发挥读者主观能动性或通过研究者实证分析、互文阅读等得以实现。早期互文性研究一直局限于文学批评,近年来它在语篇分析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1981年,Beaugrande和Dressler将互文性引入语篇语言学,为语篇互文性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但是,很少有从互文性角度对英语新闻语篇进行的研究,并且也没有注重读者在阅读中的角色和作用,因此本文从互文性这一新的视角对英语新闻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辛斌将互文性分为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根据此分类,本文从引用,暗引,陈词滥调和模仿四个方面研究英语新闻的具体互文性,分析了这四个方面在英语新闻中如何体现具体互文性;从体裁,结构和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体裁互文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分析互文性在ChinaDaily中的体现,本文随机选取了24篇新闻报道分析了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在China Daily中的体现。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互文性的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在China Daily中都存在,但是它们出现的频率不同。具体互文性主要体现在转述话语中的间接引语和有明确消息来源的引语上,转述动词范围比较狭窄,中性动词“说”应用地最为广泛,另外还有“要求”、“强调”。体裁互文性主要体现在句法层面的句子的简化上,嵌入结构,连字符号和简化的句子的应用较为广泛,标题中使用小词也是其突出的特点,但修辞手法的应用较少。最后,本文总结了该论文研究的结论,提出了本论文中存在的缺陷,并为以后的互文性在语篇中的体现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本质反映,是一个民族价值目标、共同理想、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悠久
新课程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提倡“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我从教改探索中总结了先学后教、依问而教、交流合作、亲身体验、发散
我国香港地区高度重视STEM教育,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专门报告和实施多项政策,学生STEM素养和成绩提升显著、学校STEM教育课程教学与师资队伍建设良好、STEM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课堂活动的全方位开展过程中,江苏宜兴烟林中学践行“让学习深度进行,让师生真正成长”的“共生课堂”.学生的生长在于学生的思维深入,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重点
书籍是汇集信息并传递给他人的载体,中国自古一直以书的形态传播知识,记载事件、传递信息。我国书籍形态发展的历史,以纸的发明为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触摸的甲骨文、笨重
<正>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甘肃省去年加快推进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了海南南繁科研和鉴定基地建设,不仅使甘肃省制种基地在全国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