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是汇集信息并传递给他人的载体,中国自古一直以书的形态传播知识,记载事件、传递信息。我国书籍形态发展的历史,以纸的发明为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触摸的甲骨文、笨重的竹简、细软的缣帛都属于纸前时代;二,纸张发明后的纸质时代;三,无纸时代的电子读物。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书籍的形态在不断演变,它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载体,而且与人类的情感一直在互动,纸质时代的书籍通过翻阅时的“触觉感”产生的综合体验,传递感情,是电子读物无法取代的,因为,手感良好的材料来做信息的表现载体,显然要比电子信息表现方式更能给人带来良好的使用感和满足感。本文从书籍与情感的互动中找到契合点,研究书籍的气质表现,结合创作实践来探讨书籍设计和气质之间的可能性,因人人的气质不同,感受不同,情感显现也不同,这种书籍表达情感、表现气质的研究,为了使书籍更具表现力。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书籍的发展,从书籍信息的内容和信息的传递方式来分析书籍设计中情感交流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气质理论的角度探讨与书籍设计之间的可能性;第三部通过设计实践,描述本人如何通过书籍设计手段表现气质以及与预期的距离;第四部分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