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摩擦学行为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dezuz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文献报导类似贝壳结构的、有机-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薄膜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制备了长链单体丙烯酸十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长链交联剂双丙烯酸己二醇酯、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和二氧化硅/有机物、二氧化钛/有机物两种仿贝壳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表征了其结构,并研究了这两种薄膜的摩擦学行为,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制备了长链单体丙烯酸十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长链交联 剂双丙烯酸己二醇酯和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并用傅里叶红外光 谱仪、质谱仪、元素分析仪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所 制备的化合物结构正确。  (2)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的二氧化硅 纳米微粒。并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将其与丙烯酸十二醇酯和双丙烯酸 己二醇酯在玻璃基片上共组装成二氧化硅/有机物复合薄膜。利用傅 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 显微镜等多种仪器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薄膜具有 类似贝壳结构的、有机-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结构。聚合前层间距为 3.27nm,聚合后层间距为3.32nm。并推测了其形成机理。 (3)在动静摩擦系数测定仪上研究了二氧化硅/有机物仿贝壳结构的层状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发现无论是未聚合薄膜还是 聚合薄膜与钢球对磨时,与空白玻璃片相比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 仅为0.1。其减摩机理可用“刷子”模型来解释。聚合后薄膜的耐 磨寿命有了很大提高。这是由于聚合使其强度提高从而导致其耐磨 性的提高。 (4)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 纳米微粒。并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将其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和双甲 基丙烯酸己二醇酯在玻璃基片上共组装成二氧化钛/有机物复合薄 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吸收仪、透 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仪器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薄 膜具有类似贝壳结构的、有机-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结构。聚合前层 间距为4.20nm,聚合后层间距为3.91nm。并推测了其形成机理。 (5)在动静摩擦系数测定仪上研究了二氧化钛/有机物仿贝壳结构的层状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发现无论是未聚合薄膜还是 聚合薄膜与钢球对磨时,与空白玻璃片相比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 仅为0.1。其减摩机理可用“刷子”模型来解释。聚合后薄膜的耐 磨寿命有了很大提高。这是由于聚合使其强度提高从而导致其耐磨 性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油品的重质化和原油中有机氮化物和芳烃含量的增加,开发新型的加氢裂解催化剂,使其同时具有较高的加氢裂解、甲苯加氢活性和优良的抗氮性能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中研究的重要
氧气还原反应(OR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它广泛地存在于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阴极中。然而,常温常压下这却是一个极为缓慢地过程,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快反应的速率以及降低在阴极上的过电位。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高效的催化剂是铂以及铂的合金。然而铂昂贵的价格、有限的储量和较差的稳定性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杂原子掺杂(N、P、B、S等)的碳材料对于ORR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且能够耐受甲
有机分子电子材料的研究是综合了有机化学、固体物理以及微电子工程等多种学科的一个交叉领域.与传统无机材料相比,有机材料可以通过分子设计来改变或裁剪其分子结构,达到控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绿色能源新技术。它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氧化有机物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空气阴极式MFC直接以氧气为电子受体,是公认的最有应用前景的构型之一。空气阴极材料,特别是氧气还原(ORR)催化剂,成为MFC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MFC的空气阴极催化剂存在价格昂贵、制备过程复杂以及长期稳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本文基于可再生的纤维素基
根据盐类和氧化物高温下能在载体表面上单层热分散这一原理,将易潮解流失的LiCl(客体)组装到由中国丰产的CXN沸石改性所得的H-STI沸石(主体)上,构成新型主-客体材料LiCl/H-ST
该文研究了气相液相反应法制备氮化铁磁性液体的工艺,考察了一些工艺参数(如前期反应温度、后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用量、载液等)对磁性液体磁性的影响,找到了制备高
L-磺基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剂,在动物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除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外,它在医药、化妆品、洗涤剂等行业的应用,已受到国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以其为主要原料
该文首次合成并表征了稀土元素与苯基羧甲基亚砜(LH)的十四种固态配合物.元素分析、然土络合滴定及核心磁共振氢谱确定其组成分别为:RELCl·3HO·1.5CHOH(RE=La,Ce,Pr,Nd,Sm,
基于电子转移(ET)的有机-无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由于在光信息存储、光传感器、光功率限流开关、能量转换等领域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强的电子接受体紫罗碱
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迅速发展要求人们开发适应于大分子反应的催化剂和吸附剂.层柱材料的孔径大于传统的沸石分子筛,同时它的结构和组成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变,因而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