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LiCl/H-STI主-客体组装沸石湿敏传感材料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盐类和氧化物高温下能在载体表面上单层热分散这一原理,将易潮解流失的LiCl(客体)组装到由中国丰产的CXN沸石改性所得的H-STI沸石(主体)上,构成新型主-客体材料LiCl/H-STI.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详细考察和比较了上述各体系的:XRD粉末衍射谱中晶相峰的出现与否,<7>LiMASNMR谱中化学位移的变化,SEM图中组装物形貌的分布,EDX谱中Cl元素峰是否存在,FT-IR谱中双环振动峰的分裂情况,TG/DTA谱中归属于TiCl晶相熔融峰的峰位出现与否等现象,最终证实了LiCl/H-STI体系的结构优越性.由XRD粉末衍射谱测出LiCl在H-STI沸石上的分散阈值为0.14g(LiCl)/g(沸石).交流阻抗法进行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与该体系材料不同负载量的样品相比,阈值样品具有最高的材料本体电导率,最佳的阻~湿工作曲线线性,吸/脱湿可逆性和较短的湿敏响应时间.这些参数表明了客体含量为阈值的LiCl/H-STI主-客体材料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湿敏传感材料.
其他文献
该论文主要研究一类含氟[2]和一种异环[3]轮烷的自组装.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论文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利用π-电子供体受
(Ⅰ)该工作通过将稳定氮氧自由基引入聚合物主链制得了大分子引发剂,并对其引发苯乙烯接枝共聚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合成了单体DAMA;合成了P(MMA-co-DAMA)共聚物
许多天然产物结构中都含有喹啉和异喹啉骨架,而此类骨架化合物在化学、药物中具有广泛应用。含氟杂环芳烃被广泛认为是许多现代药物和农药的活性成分。特别是三氟甲基由于其强烈的吸电子性和疏水性,更能显著的修饰靶标分子的生物药效率和稳定性。我们设想在喹啉和异喹啉骨架化合物中引入三氟甲基,使其更具生物活性。我们利用串联反应策略,设计、合成含三氟甲基的喹啉和异喹啉衍生物,目的是为了从中挑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此类化合
一、利用沉淀法制备了粒径在10~50nm之间的Fe_3O_4磁性粒子,考察了分散剂用量对粒子粒径的影响。所得的磁性粒子用聚乙二醇处理,改善了Fe_3O_4磁性粒子与有机单体的亲和性。以水、乙醇为介质,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聚乙二醇处理的Fe_3O_4为种子制备出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共聚磁性微球。改变合成条件,可以得到粒径为5~150μm、粒径分散系数在0.1~0.3、磁化率...
采用常规和非常规方法,以对苯二甲酸、咪唑和Ni(NO_3)_2等为反应物,合成了四种Ni(im)配位化合物,进行了UV-VIS-NIR光谱、IR光谱、X光四圆衍射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分子式如下: (1)[Ni(im)_6](NO_3)(OH)(H_2O)_4 (2)[Ni(im)_4(H_2O)_2][C_6H_4(COO)_2] (3)[Ni(im)_6][C_6H...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油品的重质化和原油中有机氮化物和芳烃含量的增加,开发新型的加氢裂解催化剂,使其同时具有较高的加氢裂解、甲苯加氢活性和优良的抗氮性能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中研究的重要
氧气还原反应(OR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它广泛地存在于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阴极中。然而,常温常压下这却是一个极为缓慢地过程,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快反应的速率以及降低在阴极上的过电位。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高效的催化剂是铂以及铂的合金。然而铂昂贵的价格、有限的储量和较差的稳定性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杂原子掺杂(N、P、B、S等)的碳材料对于ORR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且能够耐受甲
有机分子电子材料的研究是综合了有机化学、固体物理以及微电子工程等多种学科的一个交叉领域.与传统无机材料相比,有机材料可以通过分子设计来改变或裁剪其分子结构,达到控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绿色能源新技术。它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氧化有机物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空气阴极式MFC直接以氧气为电子受体,是公认的最有应用前景的构型之一。空气阴极材料,特别是氧气还原(ORR)催化剂,成为MFC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MFC的空气阴极催化剂存在价格昂贵、制备过程复杂以及长期稳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本文基于可再生的纤维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