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转向架动力学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顺利运营,极大地改善了国民的出行体验。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以及运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多刚体动力学设计方法因为没有考虑到车辆结构的弹性变形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而被车辆设计师们所关注。为了在车辆设计阶段得到更加严格且精确的动力学结果,保证动车组安全高速行驶以及优良的平稳性,有必要展开刚柔耦合对车辆动力学具体影响的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来源和意义,并引入了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的相关基本原理以及本文的研究的方法和思路。随后介绍了轨道车辆的三大动力学评价指标,以及国内外针对上述动力学指标所制定的评价标准。接着分别建立了多刚体和刚柔耦合两类车辆模型。最后对比多刚体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在相同仿真环境中各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分析了刚柔耦合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1)根据某型高速动车组拖车动力学参数表构建了全刚体车辆模型,并考虑了转向架部分悬挂装置的非线性特性,如抗蛇形减振器和一系垂向减振器的阻尼等;(2)分别将轮对和构架的实体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进行柔性化处理,包括模态分析和子结构分析等操作,并通过FEMBS接口程序将柔性体导入Simpack中;(3)分别构建仅轮对柔性、仅构架柔性以及轮对和构架共同柔性的三种刚柔耦合车辆模型,并与全刚体车辆模型设置相同的仿真环境,计算上述四个车辆模型的蛇形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安全性和车辆运行平稳性等动力学指标;(4)对比分析四种车辆模型的结算结果,并分析转向的架结构柔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轮对和构架柔性均会降低车辆的蛇形运动非线性临界速度,且随着转向架柔性结构数目的增多,降幅越大;转向架结构柔性会增加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脱轨系数以及轮轨(轴)横向力,略微减小了轮重减载率;转向架结构柔性会降低车辆的横向和垂向平稳性,其中在低速工况下对垂向平稳性影响较大,高速工况下对横向平稳性影响较大;柔性轮对的轮轨磨耗Elkins指数随车速增加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刚性轮对则变化不明显。
其他文献
目前人脸识别的算法中主要是针对人脸特征提取和分类决策的俩大领域进行研究。而人脸图像的子空间和稀疏表示人脸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热度近年来一直持续上升,同时这些方法大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旅游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旅游购买行为从传统的线下转变为在线购买,旅游行业的竞争也从线下逐步转到了线上。近年来,随着国家“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入境旅游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改变,这些改变给国内在线入境旅行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在线入境旅行社的领军企业之一,A在线入境旅行社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后,在如今激烈的在线营销竞争中遇到了发展瓶颈。找出企业营销
网络系统在实际生产中十分常见,例如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文献引用关系网络等,网络系统理论在上述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将实际问题借助网络化模型处理,再利用网络系统理论
天然气属于清洁一次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_4),含氢量高,完全燃烧后烟气中的水蒸气的含量远高于煤炭等其他矿物燃料完全燃烧后的含量,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约18%体积分数的水蒸气,这部分水蒸气在约55~60℃达到其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开始冷凝。当冷凝至30℃,冷凝释放的热量约占天然气低位热值的14%,冷凝释放的热量远远大于烟气显热的热量。降低烟气排烟温度,利用烟气水蒸气的冷凝热,可大幅度提升
本文是以介绍一个非自治大气海洋动力系统模型初边值问题为核心的综述,该模型主要用于描述在海洋与大气接触面所进行的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的过程以及流体在不同位置的动力学
在搜索过程中,如果用户不了解目标领域,或者用户的搜索任务相对比较复杂,或者系统对信息的索引不充分,这些情况下用户的搜索行为通常称为探索式搜索。查询推荐可以找出与初始
本课题为了解决用于控制理论教学实验的相关设备资源短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功能受限等问题,开发了控制工程创新实验平台。配合大量的开放通信协议和开放软硬件资源,通过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时系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然而,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也随之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能耗问题。低能耗是衡量实时系统优良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BioluminescenceTomography,BLT)是光学分子影像的一种重要成像模态,通过生物体表面测量到的光子通量,重建出生物体内部荧光光源的三维分布,从而反应出生物
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图像匹配的任务是将两幅或者更多幅的影像统一变换到同一坐标系下,从而能够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如今图像匹配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武器制导,无人驾驶,三维重建,医学影像检测,文字、指纹和面部识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遥感影像的匹配在地图更新,防灾救灾等方面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图片的成像原理不同,分辨率不同,拍摄角度拍摄时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