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密度车用功率模块散热微通道均温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率模块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在能源转型的各个领域。功率模块作为新能源汽车功率转换的核心部件,功率模块的好坏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功率释放速度和充电性能。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功率模块对散热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换热能力强的液冷式微通道可用于高功率密度功率模块的散热,但液冷式微通道存在流动方向散热不均的问题。在复杂工况下散热不均导致的过大的温度梯度和局部高温热点将影响功率模块的热可靠性,长时间运行将导致功率模块焊层等结构出现疲劳、老化和自身散热能力退化,加速其不可逆失效。因此提高高功率密度功率模块用微通道的均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微通道强化换热技术,设计、制造了反向斜截微通道,并通过实验测试、数值模拟和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对该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研究反向斜截微通道的流动、传热特性和壁面均温性。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功率模块的基本结构、功率损耗和散热方式,结合液冷式微通道散热理论,构建功率模块用微通道散热热阻模型,为后续微通道的结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微通道散热实验发现,变截间距反向斜截微通道比矩形直通道换热能强、散热均匀,且反向斜截通道的壁面局部热点温度低于矩形直通道,热点位置由通道下游前移至中部附近。增加Re显著强化了反向斜截通道的换热能力,并提高了壁面的均温性。此外,壁面均匀性随外部热载荷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对于高功率密度功率模块用散热微通道,既要提高其整体的散热能力,又要提高散热的均匀性。(3)通过网格无关性验证和实验模型验证,确定了合适的网格尺寸和可靠的模拟方法。当斜截数一定,减小截角、增大截距或递减的截间距都可强化换热并提高反向斜截微通道的壁面均温性,且压降较小。增加Re,可显著提高各结构参数下反向斜截微通道的散热能力和壁面均温性,但压降显著增加。增加Hc/Wc可强化反向斜截微通道的散热能力和壁面均温性,且压降减小。减小Wc/Wf也可提高散热能力和壁面均匀性,但压降增加。(4)通过对反向斜截微通道的壁面结温、压降和温差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了壁面结温较低、压降较小、散热均匀的反向斜截微通道。同优化前的模型相比,优化后反向斜截微通道的壁面结温为323.33K,减小率为0.75%,进出口压降为2698.88pa,减小率为6.72%,壁面温差为10.50K,减小率为17.52%。
其他文献
全域旅游是当代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逐步变成了指导全国各地旅游工作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对于指导和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现代旅游业转型升级取得新发展的重要指导依据。通过研究县域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对当前全国各地开展全域旅游有实践参考价值,同时对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科学规划和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具有参考意义。近年来,安福县在全域旅游工作上争前列,2016年底被列为国家第二
铬铁矿液相氧化制备铬盐工艺中,浸出率是衡量工艺是否可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从铬铁矿中浸出铬需要使用搅拌设备,搅拌设备是影响浸出率关键的因素之一。本项目在单一动态旋转桨的基础上加入静态桨,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搅拌设备“动静组合桨搅拌槽”,该动静组合桨搅拌槽极大地提高了浸出率,因此有必要对本项目提出的动静组合桨搅拌槽的内部流场特性进行研究。本论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运用商业软件FLU
谎言,分为好多种,有善意的谎言,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有欺骗的谎言,会让我们不小心上当受骗,感到难受。土耳其的谚语说得好,谎言的船开不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纷纷加入体育锻炼的队伍中去。由于竞技体育竞争激烈,身体对抗或对身体素质要求过高,对于一
针对作战仿真过程直观化及真实性的需求,建立了一个具有沉浸感和交互能力的激光制导武器作战可视化仿真环境。从研究的主要内容出发,首先解决了对真实弹道的模拟,然后设计了
阐述了炸药柱混药和压药工序中产生的石墨粉尘的性质和危害,为了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粉尘指标,设计了湿式除尘设备并对除尘原理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表明,湿式除尘器可以很好
<正>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教师不仅要认真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重要的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微笑是什么?微笑是弱小心灵的一片爱的阳光;是乞食者心中的一块甜美的奶酪:是冷淡者融化冰山的熊熊烈火…
自二十世纪上半叶,刘天华、萧友梅等人主张“西为中用”,创作属于中国的新音乐。之后,中国作曲家将中国五声特征、中国“韵”与西方作曲技术理论和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进行创作,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蓉城画卷—春》是一首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作品。本篇论文涉及到五声性调式和声中“纵向和声结构”、“横向和声材料”、“变和弦”、“复合和声”与“平行和声”等理论的运用,结合笔者在进行五重奏《蓉城画卷—春》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