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海量数据通过全球网络进行高效地跨境交互,加速国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进行,为国际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尽管跨境数据流通有利于经济提升,但同时也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际主体纷纷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构建隐私框架并设置隐私保护标准。虽然多数国家为维护本国公民数据隐私安全采取积极措施,可在国际协作中,尤其是在多方参与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海量数据通过全球网络进行高效地跨境交互,加速国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进行,为国际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尽管跨境数据流通有利于经济提升,但同时也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际主体纷纷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构建隐私框架并设置隐私保护标准。虽然多数国家为维护本国公民数据隐私安全采取积极措施,可在国际协作中,尤其是在多方参与的政府经济合作机制内,更多的是设置促进跨境数据流通的条款。设置此类条款虽然可以避免因某一缔约方过分严格的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措施对投资与贸易中的跨境数据流通造成阻碍,但在实际上将会破坏数据隐私保护与跨境数据流通间的平衡。同时,在国际投资法律体系内,东道国加入隐私框架后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框架内外国家投资者的区别待遇,则更易招致仲裁风险。为避免此类问题产生,进一步完善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可以在约定保障数据流通条款的同时,将个人数据隐私引入国际投资协定的一般例外条款之中。通过这一举措,既可为东道国数据隐私保护措施提供充足的监管空间和合法性依据,又可为东道国监管行为和外国投资者投资经营活动范围确立可预测界限,以最小的跨境数据流通阻碍为代价,保障个人数据隐私安全。本文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现状展开,剖析几大主要经济体的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指导思想,以及相关国际合作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将个人数据隐私纳入国际投资协定一般例外条款的必要性,结合WTO争端解决实践和投资仲裁经验对其在仲裁中的解释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全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对本文展开讨论的背景进行详细介绍。首先阐明数字经济与跨境数据流通的关系,以及跨境数据流通所产生的作用。其次对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中针对个人数据的不同表述进行辨析,论述了不同用词间的内在一致性。随后,对跨境数据流通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间矛盾及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的现状。第二章则在前文基础上着重分析现有隐私框架和国际协定中的相关条款,尤其研究了现有国际协定对个人数据隐私所采取的保护模式,指出单纯以隐私框架约束各国不利于化解跨境数据流通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间矛盾,以及其所存在的弊端,并在随后提出在国际投资领域应当在投资协定的一般例外条款中加入个人数据隐私以更好的解决现有问题。第三章则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论述将个人数据隐私纳入投资协定一般例外条款的必要性,明确将个人数据隐私引入一般例外条款将以较低的成本在投资领域构建高效的个人数据隐私双重保障体系,同时还可以提高东道国监管灵活性并增强投资仲裁的可预测性和合法性,稳定国际投资法律制度。此外,还通过总结WTO争端解决机构对于一般例外条款的解释经验以及国际投资仲裁中的相关实践,对把个人数据隐私作为一般例外解释适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具体总结我国目前在投资协定一般例外条款中设置个人数据隐私项的实践及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上述分析指出我国应在一般例外条款中合理设置个人数据隐私项,同时维护我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的内部一致性,减少投资仲裁风险,并进一步参与国际隐私框架构建和隐私标准制定工作。
其他文献
同声传译是指译员几乎在同一时间用另一种语言再现说话人讲话的过程。口译员即刻将讲话的翻译传送给听众,就像是原声一样(Grupo Ubico,2017)。提前准备工作对于每个翻译工作都很重要,因此议员应向客户提前询问相关信息,例如图表和相关词汇表等。在本论文中,我们将分析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口译研究生王宜印的口译。他就李克强总理在智利拉加经委会上的演讲《共创中拉整体合作新未来》进行同声传译。我们将王同
本报告的翻译项目是经济学学术期刊论文。该论文主要阐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与不平等交换,从生态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的定义及其理解。基于原文中出现的隐喻实例,本报告主要分析探讨隐喻的翻译方法。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框架为基础,对原文中隐喻进行分类,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隐喻的翻译处理方式。结合实例,本文总结出如下翻译方法:方位隐喻翻译时
马克思虽未专门系统建构分配正义理论,但是马克思有关正义批判的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分配正义思想;马克思虽未专门著书讨论分配正义问题,但马克思在其晚期成熟作品《哥达纲领批判》中较为集中地呈现了对分配问题的见解。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与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之中,并以强大的理论科学性与预见性指导和论证着社会主义的分配实践。本文以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及其现实观照为
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也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创新城市,正在努力打造独具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2020年前,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杭州作为全国品质城市的样板,一直以来致力于生活品质城市的打造。相对于设施完善的主城区,地处城市边缘的郊区的公共设施建设进展相当缓慢,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降低地区的吸引力。为了实现城市公共设施的均等化与全覆盖,郊区新城的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
科技翻译一直是译界关注的热点。随着新兴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内企业需要通过科技英语类文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研究成果,科技翻译的地位日趋重要。如何将科技文本准确、地道、高效地翻译成中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风能领域的科技文本Roughness Sensitivity Comparisons of Wind Turbine Blade Sections为例,探讨平行文本对于科技翻译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衔接和连贯相关理论,聚焦语篇中主述位结构及其推进模式,以经济报告文本为例,系统探讨该类文本中主位推进模式及其翻译处理。本项目所选文本源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8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该文本属于经济报告类文本,主题为2018年世界各国经济平稳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该文本结构严密,逻辑缜密,经济类专业词汇较多。同时,该本文中复杂句较多,其中包含多种主述位衔接方法,使原语篇表述连贯
信息型文本是纽马克提出的三大文本类型之一,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注重内容信息的表达,而非受限于形式。在翻译过程中,绝对的对等往往很难实现。1965年,卡特福德提出了翻译转换与翻译等值,主张偏离形式的对应,研究句子及以下层面的各翻译转换类型。对于达意为主的信息型文本,尤其是报告类文本的翻译实践而言,指导性较强。本翻译报告原文节选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项目,属信息型文本
本文以能源报告《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能源愿景》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述位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英译汉中译文话题的选择问题。主要探讨英汉翻译中英语原文主位推进模式影响下,汉语译文话题的选择,并解释其原因,最后总结英语原文与译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异同。问题研究主要采用了译例分析的方法,辅之以平行文本,在分析英语原文和译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译例分析,得出译文中句子话题选择的原则,指导译者翻译实
198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确立双语立法制度,规定香港法例的中文译本与英文文本具备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评估该译本的翻译质量有特殊现实意义。1977年,德国语言学家朱利安·豪斯提出了一套翻译质量评估模型。该理论一直备受关注,但相关实证分析多集中于文学领域,尚未见到将该模型适用于香港法例中文译本的实证研究。因此,从这一视角切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立法文本英汉翻译质量评估研究。按照模型提供的分析方法,首先
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表现往往受制于交际中的情境因素。然而,人们对情境因素如何影响语言表现还知之甚少,对情境意识与语言能力之间关系的探究也不充分。在语言测试领域,虽有考试将语言使用的情境因素明确融入测试任务设计中——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推出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国才考试)中的部分考试任务,以期增强任务的真实性,但这样的尝试也不并不多见。本研究以国才考试(中级)概要写作任务为例,以160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