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调”是说话人为了话语信息的重点表达,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使听话者受到非一般的心理刺激,从而达到强化语义、突出重点、增强语气的效果。强调作为人们日常交际中重要的手段,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从对比角度来比较英语和汉语的强调义表达方式的异同还较少涉及。在对比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支持下,本文从强调范围的大小,强调程度的强弱,强调对比视角定义了强调的语义范畴,根据强调表达的直白性与否分直白强调和隐含强调。具体而言,直白强调包括英汉词汇和句法手段,隐含强调包括英汉句法、语音、修辞和语篇手段。在直白强调和隐含强调表达手段系统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对比了英汉语强调义表达手段的异同。首先,“强调”是英汉使用者在话语交际过程中都普遍使用的表达方式,并且两者都涉及到了词汇,句法,语音,修辞,篇章手段。共同的心理认知机制—一突显原则使得人类语言中普通存在“强调”范畴。其次,英语和汉语都根据信息焦点落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原则安排语序。英语语序结构由末尾焦点(end-focus)原则和末尾着重(end-weight)原则决定,汉语也受到末尾焦点原则(end-focus)制约,末尾着重(end-weight)原则对汉语语序结构安排影响较小。再次,英汉语中典型的"only"和“只”,"even"和“都”," particular "和“尤其”在句中不同位置时其语义范畴和语义指向的对比中得出英语的词汇强调标示能力强于汉语。通过英语分裂句与汉语“…是....”、英语拟分裂句与汉语“.的是…”、there be...."与汉语“…有....”存现句在可聚焦句中成分和聚焦效果的对比中得出,英语特殊句型的强调作用力强。在可前置成分上,英汉语有一致性。汉语的可后置成分较少;“句末加重”原则使得英语将较长复杂的主语或宾语后置。最后,重音、设置停顿、改变音长都是英汉语实现语音强调的手段。语言类型的差异决定了英汉语在修辞、语篇手段上展现了各自的特点。总之,通过对英汉强调手段的对比,进一步拓宽对语言类型和语言本质的认识,细化对英汉语语法本质认识,弥补英汉对比角度研究“强调”范畴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