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并与2.8mm小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比较,为临床工作和研究提供客观资料。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60例(60眼)。病因为葡萄膜炎,抗青光眼术后,或是外伤性白内障,原发病稳定在3个月以上。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41~73岁。患者瞳孔直径小于4mm,且散瞳药物无法散大,所有病例均存在部分或大部虹膜后粘连。晶状体核硬度分级为Ⅱ~Ⅳ级。B超检查均无视网膜脱离改变。评估全身情况可以耐受手术。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散瞳眼底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眼部B超、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所选择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30眼),微切口组行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行2.8mm同轴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组患者均使用美国博士伦公司的Stellaris超声乳化设备,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进行观察随访。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瞳孔形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水肿、前房反应、手术源性散光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3个月两组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008;P=0.4265)。术后1天和1周两组眼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中央角膜增厚程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微切口组手术源性散光为(0.75±0.26)D,(0.52±0.30)D,(0.50±0.28)D,(0.42±0.26)D;小切口组手术源性散光分别为(1.24±0.62)D,(1.18±0.58)D,(0.69±0.52)D,(0.62±0.50)D,术后1天、1周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92,5.536;P=0.0002,0.0000)。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21,1.9438;P=0.0833,0.0568)。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微切口组手术源性散光均小于小切口组手术源性散光。微切口组与小切口组比较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发生率更低,反应更轻。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均未出现后囊膜破裂。所有患者人工晶体均正位,瞳孔均较术前扩大,瞳孔为圆形或近圆形。两组术中均未出现虹膜损伤、前房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行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行2.8mm小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比,对角膜创伤更小,能有效地减少手术源性散光,使得患者早期获得最佳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碎舅rn小的时候,我常到碎舅家玩.我家和碎舅家只一河之隔.站在我家门前的台子上,能看见碎舅家门前活动着的人影.碎舅家门前有个园子,园子里有榆树、柳树、杏树,密密匝匝像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利用直接微扰法,算出了在太阳扰动下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道,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太阳扰动下,地-月系统绕太阳的椭圆运动是不稳定的,这解决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
期刊
期刊
兰德方丹·埃斯塔特斯(Randfontin Estates)公司的管理部门在最近的一次给坑内作业条件竞赛优胜者发奖时得知在安全宣传方面做得很不够。为了进行安全竞赛,负责伤害控制和安
不同大豆品种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分析叶成坤①刘贵兰扬铁城王国东(蛟河市民主街办事处农办为了明确我省几个主推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以便在推广大豆品种的同时做到良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