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与废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取烯烃和芳香烃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惟一的有机碳来源,可以通过催化热解的方法替代石油,制备烯烃和芳香烃等化工原料,近年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生物质含氢量较低,有效氢碳比较小,造成在其催化热解过程中催化剂极易失活,降低了目标产品的产率和选择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在生物质催化热解的同时添加高含氢的废塑料为其提供氢源的方法,在自行设计的连续加料流化床上进行生物质与废塑料共催化热解的试验研究,并获得了以下重要研究结果。  对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和木质素)和废塑料共催化热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的加入,纤维素和木质素催化热解的化学品产率都大幅增加,焦和焦炭的产率大幅降低。与木质素相比,纤维素较易热解,在温度为600℃,半失活FCC催化作用下,纤维素与聚乙烯共催化热解呈现较好的协同作用:随着原料中聚乙烯比例的增大,总化学品产率呈现非线性增长,在质量比为1∶2时,纤维素与聚乙烯共催化热解生成最多的芳香烃33.4%,与单独催化热解相比增加了2倍。  对生物质和废塑料共催化热解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质量配比,塑料和催化剂种类等对产物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0℃,生物质与聚乙烯质量比为4∶1时,共催化热解效果最佳,芳香烃产率高达36%,其中苯的选择性高达43.1%,此结果优于生物质主要组分和废塑料的共催化热解。在不同催化剂的测试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酸性微孔沸石类催化剂LOSA-1在生物质与废塑料共催化热解反应过程中表现突出。对比三种不同塑料和生物质共催化热解结果,聚苯乙烯具有最高的芳香烃产率(47%),聚乙烯则生成最多的烯烃(19.6%)。  回收利用生物质与废塑料共催化热解的不冷凝气体,并进行了不同组分(CO、CO2、乙烯、丙烯)对生物质催化热解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CO气氛下,生物质催化热解芳香烃、烯烃和焦的产率均有所降低。而CO2的加入,促进了芳香烃和烯烃的产生,并降低了焦和焦炭的产率。在载气中加入乙烯和丙烯提高了原料的有效氢碳比,但乙烯相对稳定,在生物质催化热解反应条件下,芳香烃产率增长幅度不是很大。与乙烯相比,丙烯能量壁垒相对较低,易发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生成环类芳香烃,并促进生物质催化热解向目标产物的生成,较大提高了产物中芳香烃的产率和选择性。
其他文献
使用煤粉锅炉的火电机组是我国用于发电的主要设备,但是近年来,由于优质燃煤的缺失,许多电站开始选用非设计煤种来进行发电,通常这些劣非设计煤具有热值低,水分高,难于研磨,且煤质波
该文从测量理论入手,对彩色测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实验研究.第二章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测温仪器,它们的测量数据是对比实验的依据.第三、四章介绍了彩色测温系统
该文分析了的低温腐蚀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和几种常用的解决方案,并对使用暖风器的热经济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暖风器的特性方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合理使用暖风器,使经济性和
该文对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做了较深入的研究,阐述了润滑机理,着重介绍了四冲程发动机机油泵参数的选择过程,详细地给出了顶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的运动学计算过程.利用Dowson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生产供应日趋紧张,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燃煤电站运行面临着高效低污染的双重压力。锅炉作为燃煤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其燃烧过程涉及到多门学科交
溶血是指红细胞膜破裂,导致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游离到血浆中;流场中大于150Pa的紊流切应力且作用时间超过1秒就会造成红细胞膜的破裂。江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创建的血泵
中国的大气污染严重,二氧化硫是主要污染物之一.治理SO污染的技术有许多种,该文综合分析了大量的文献,认为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式脱硫技术适合中国国情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该课
视觉系统是人体中结构和功能最为复杂的感觉器官,它对于人类获取外界信息以及认知世界都非常重要。视觉功能障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也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然而,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