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温热治疗方案联合局部免疫刺激剂或是生理盐水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的临床疗效,指导皮肤疣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方法:
对近3年我院门诊应用温热治疗的26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温热治疗方案及局部外用制剂不同,我们将其分为5组进行疗效分析。温热方案-1为:连续温热治疗3天,间隔14天后,再连续治疗2天,每次治疗时间均为30分钟;温热方案-2为:连续温热治疗3天,间隔10天后再连续治疗2天,每次治疗时间均为30分钟。分组结果为:1组(温热方案-1+免疫刺激剂-1)59例,2组(温热方案-1+生理盐水)50例,3组(温热方案-2+免疫刺激剂-2)98例,4组(温热方案-2+生理盐水)40例,5组(温热方案-2+免疫刺激剂-1)20例。
结果:
267例患者,治愈138例,总治愈率为51.69%。其中1组(温热方案-1+免疫刺激剂-1)治愈率为66.10%,2组(温热方案-1+生理盐水)治愈率为38.00%,3组(温热方案-2+免疫刺激剂-2)治愈率为51.02%,4组(温热方案-2+生理盐水)治愈率为55.00%,5组(温热方案-2+免疫刺激剂-1)治愈率为40.00%。1组和5组(均外用免疫刺激剂-1)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组与4组(均外用生理盐水)、3组与4组(均为温热方案-2)、3组与5组(均为温热方案-2)相比较组别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对相比较的各组之间进行寻常疣及跖疣治愈率的分层比较,其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同组别内寻常疣及跖疣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将第3组资料中(该组有照片资料)不同临床特点的疣体分为五类,对其中四类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四类治愈率分别为A类70.59%(24/34),B类12.5%(1/8),C60.00%(9/15),D27.78%(5/18)。经统计检验,A与B、D类皮疹治愈率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0.009;PAD=0.003);C与B、D类皮疹治愈率相比较,其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与C类皮疹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资料第3组中(资料有限,只有这一组有治愈时间的数据)44例治愈患者的治愈时间(周)(以第一天治疗开始算起)为:(7.61±3.05)周。其中寻常疣18例,治愈时间为(8.00±3.05)周;跖疣26例,治愈时间为(7.35±3.08)周。跖疣患者与寻常疣患者治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
随访至6个月,3组中1例复发,治疗过程中偶有水疱、瘙痒、疼痛,可耐受,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局部温热治疗皮肤疣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联合外用免疫刺激剂1的情况下,温热治疗间隔14天疗效优于间隔10天。皮疹特点为角化突出、质地较韧/软或无明显突出但无干燥鳞屑的皮疹比质地干硬、有白色鳞屑或胼胝样皮疹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