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使得培养人的事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教学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有效地改变原有的单纯授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旨,而当前提倡的基于这两种理论之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正以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帮助老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在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是教学改革的有力促进条件。因此,随着《科学》课程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开展,对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试图探索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模式。 本论文分五个部分对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进行了研究。其中前三章对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 第四和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第四部分分析了整合的理论依据:拟定了整合的评价标准:根据当前整合实施的可行性操作环境设计了模拟演示型、情景创设型、竞争游戏型、探索研究型整合教学模式。 第五部分着重对上述教学模式进行了逐一的实证探究,为《科学》课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手段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与实践价值。 第六部分为整个论文的结论部分,概括了本文的观点与价值,并指明了本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