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尺寸单晶石墨烯的制备及表面等离激元成像检测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电二维材料,有着高达97.7%的光透过率、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较高的热导率等特点,在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价值极高。随着不同尺寸光电子器件的发展,对制备相应尺寸的石墨烯薄膜提出了挑战。目前,工业化制备石墨烯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铜、镍等金属基底表面进行制备,但是该技术制备的大多是多晶石墨烯薄膜,晶界的存在降低了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并制约着石墨烯的大规模应用。此外,石墨烯器件的制备往往还需要将CVD制备的石墨烯转移到特定的基底表面,实现其器件性能,这就要求对转移石墨烯所制备的基底质量状况进行有效的成像检测。传统的检测设备昂贵或者需要特定的真空条件,使得石墨烯的检测方式不方便,因此需要发展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石墨烯成像检测方法。本论文提出一种单晶石墨烯的新型成像检测方式,并主要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不同尺寸的单晶石墨烯、石墨烯-金基底的制备和表面等离激元成像检测石墨烯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并获得了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对不同尺寸单晶石墨烯的可靠制备。Ar和O2预处理可以降低石墨烯成核密度、适当的CH4浓度便于单晶石墨烯的生长、压强的大小影响单晶的形貌、生长时间决定了单晶的尺寸。通过对预处理气体及流量、生长压强和时间等参数的调节,获得了 0.01-6mm尺寸单晶石墨烯的可靠制备工艺。此外,本文还对石墨烯制备过程中杂质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引入的杂质颗粒可能是由于基底Cu氧化后的结晶颗粒以及石英管在高温条件下硅的脱落。(2)研究并制备了可用于表面等离激元成像系统中的石墨烯-金基底。通过对比表面等离激元成像系统中石墨烯-金基底的四种制备方式:PMMA转移法的无支撑方式、单边支撑方式、四边支撑方式和PDMS辅助AZ5214光刻胶的方式,并经过暗场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得出,采用PMMA转移方法的“单边支撑方式”制备的石墨烯-金基底效果更好,该制备方式同时也为其他新型石墨烯基器件的基底制备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3)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单晶石墨烯的新型成像检测方式。通过金基底上单晶石墨烯在表面等离激元成像系统中的成像检测,并对比金基底上单晶石墨烯的SEM图像,验证了一种通过表面等离激元成像系统对单晶石墨烯成像检测的新型方式。同时,该表面等离激元成像系统还可以检测出石墨烯表面的缺陷及杂质颗粒,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表明,缺陷的石墨烯会降低表面等离激元成像质量。
其他文献
角果木(Ceriopstagal)属于红树科(Rhizophoraceae)角果木属(Ceriops),该属植物生长在缺氧、高盐、频繁潮汐的环境中,因此具有与陆生植物不同的代谢途径,能产生许多结构新颖且
烟草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栽培的过程中,容易受许多病虫害的影响,其中土传病害,如烟草黑胫病、烟草立枯病及其他根茎部病害的为害最为严重,成为我国烟草生
当前,创新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城市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才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才集聚的时空演变
纳米材料因其所具有的光电特性和化学性质被用于构建光学探针,提高了光学传感方法的选择性、灵敏度,被广泛用于医药、生化、环境及食品分析等领域。抗菌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
水是生命之源。目前,我国大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明显,对于相对有限的水资源,如何合理且有效的分配,在满足当代人生活品质稳步提高的前提下,既保护敏感的生态环境令其不足以质变,
马蹄涡是造成水工建筑局部冲刷的主要动力因素,削弱马蹄涡强度,可降低局部冲刷强度,提高相关结构物的安全性。本文针对直立柱体带自由表面流动,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数值模型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接受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探讨ABCC4和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证据。方法:本研
随着细菌对传统抗生素耐药的产生和发展,急需开发具有新型抗菌机制的抗菌药物。木豆素是一种具有多重药理活性的重要天然产物。研究表明其对一种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
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因其灵活轻便、性能稳定以及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向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ACNT)已经被证明具有规整的孔结构和快速的电子、离子传输通道,
牧草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极其重要的一种资源,对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太赫兹技术在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