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孔硅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8388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采集器能够采集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实现可持续供电,因此,在无线传感网络、MEMS、人体局域网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将环境中的温度梯度转化为电能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无机械运动部件、高度可靠性、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当前能量采集器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由于与CMOS工艺高度兼容,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批量化生产,采用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正成为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研究和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现阶段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采用的热电材料热电优值系数小,热电偶臂多为薄膜状,热电偶臂两端与导热板接触面积小,接触阻抗大,温差利用率低,输出功率小。  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设计了双凸台垂直结构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该器件具有垂直结构,并且能够采用与CMOS-MEMS工艺兼容的工艺制备。首先,在Ansys中建立该器件的简化分析模型,仿真双凸台的边长和高度对器件整体温度分布的影响。然后,对器件建立完整的数学解析模型,仿真在负载匹配时器件的有效利用温差、开路电压、回路电流和输出功率随着凸台结构参数变化的特性曲线图,提出器件的优化设计方案。  本论文又设计了通孔硅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该结构可以实现较高的集成度、良好的界面接触,并且加工工艺和CMOS-MEMS工艺兼容。采用与双凸台结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相同的分析方法仿真通孔硅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首先,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通孔硅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热电臂高度、柱体半径、环厚度等结构参数对器件温度分布的影响。然后,对器件建立完整的数学解析模型,仿真在负载匹配时器件的有效利用温差、开路电压、回路电流和输出功率随着器件结构参数变化的特性曲线图。针对器件的应用环境,仿真分析器件结构的最佳设计方案。  进一步仿真分析了相同结构下,应用高性能热电材料时器件的输出性能。运用高优值系数的热电材料可以很好的改善器件的输出性能,证明了该器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随着热电材料的研究发展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具有高输出性能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是可以加工和制备的。  由于通孔硅结构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优于双凸台结构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并且通孔硅结构器件的集成度约是双凸台结构器件集成度的50倍。最后,根据通孔硅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的仿真结果设计器件版图。整合器件工艺流程,验证关键工艺。采用微机械加工工艺成功完成通孔硅结构的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的制备,在低成本批量化生产微型热电能量采集器的研究中显现了重大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从注重学生“四基”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标教学转变,倒逼教学各环节的变革.课题“初中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以此背景为切入
作为本研究组深入研究竹亚科内部深度分支关系努力的一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多位点大片段的DNA序列数据,包括来源于叶绿体基因组的八个非编码区片段,核基因组核糖体rDNA ITS和
学位
早在五十年前,戈登·摩尔依据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准确预测了晶体管体积地不断缩小给微电子行业带来的革新;约十年之前,英特尔基于摩尔定律宣布了自己的
水稻蜡质基因Waxy(Wx)编码的OsGBSS1蛋白负责胚乳中直链淀粉的合成。直链淀粉与稻米的外观和食用蒸煮品质直接相关。以往对于OsGBSS1的调节仅从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进行操作,本研
趋化因子信号在细胞的增殖,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内在的调节机制确依旧没有完全被了解。本文发现趋化因子受体CXCR4能与cyclophilin A(CypA)免疫共沉淀。并且CXCR4 N端
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通信频率资源紧张的趋势就日益凸显,通信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容,各种通信技术对通信设备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微带定向耦合器作为微波、毫米波系统中的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完善以及信息交流的加深,各阶段的教育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事业从内外两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积极借鉴先进和优秀的经验,为教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有助于学生克服当前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迷茫、怀疑和混乱现象,并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方向,使其朝着英语学习目标努力,不断提升英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辨课堂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探索,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角色扮演的生活化教育教学情境,有
本研究首先从海南省尖峰岭和吊罗山的热带雨林里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282株真菌,用刚果红和橙色G两种染料(浓度0.2 g/L)对其进行筛选,首先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结果筛出60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