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垄断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垄断企业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严格的政府控制之下,“经营低效”和“服务低劣”两大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对此,政府正在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从原来的经营者角色逐渐转向出资人角色,并赋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必须加强对国有垄断企业的有效监管,而绩效评价作为监管的有力措施之一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目前对国有垄断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还非常欠缺,很多研究将它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无论从改革方向、监管措施还是从自身特征来看都具有显著差异,其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都应当根据特征来选择。从改革方向来看,国有垄断企业的评价主体应该是作为出资人和监管者的政府,它对国有垄断企业的要求必然是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而现阶段国有垄断企业较强的行政垄断特性及不当的政府管制机制决定了企业只能以“成本最小化”和“消费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评价的具体目标,前者能够实现国有资本的短期保值增值,后者则更加重视企业的长期价值增值。   以降低成本为主要手段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反映的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成本/EVA指标正是这种关系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企业每创造一单位价值所耗费的成本。EVA(经济增加值)的引入也是理论和现实的选择,它能够促使垄断企业关注所有投入要素的价格,特别是国有资本的成本,从而改善国有垄断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另外,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客户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以客户满意度作为绩效评价的另一个核心指标,一方面是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对垄断企业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更是企业自身实现长期价值增值的必然选择。很明显,以成本/EVA以及客户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也能够推动企业解决“经营低效”和“服务低劣”两大问题。   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等制度的建立,最终是为了评价企业绩效并促进企业改善管理。只有将企业外部的评价和企业内部的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引导作用。在国有垄断企业内部引入标杆管理并鼓励内部区域性竞争,使得企业在微观层面实现一定程度的市场化,能够提高各单位改进绩效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最终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改善。  
其他文献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企业外部市场竞争结构的整合是其获得短期竞争优势的源泉,而长期可持续竞争力的保持则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及构建在流程之上的企业
学位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常减压蒸馏装置在生产运行期间依然会衍生出诸多问题,像装置负荷率低且能耗过高、没有对分馏精度予以高度重视、减压拔出深度不高且在含硫油加工上没有
非硫化矿浮选实践可形象地描述为科学理论和工艺发展的结合。在过去几十年里 ,尽管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 ,并在许多理论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在某种程度上与硫化矿浮选不同
铁路车站信号联锁逻辑形式化描述,同样也是对计算机联锁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同时也能为后续测试工作的执行创造有利条件,让铁路大站联锁形式得到简化,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公司治理一直是经济学者与法学学者争相讨论的焦点。公司治理理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共同所有者理论、控制权理论等探讨、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公司行为和提
学位
自1996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声明中提及透明度(Transparency)以来,证券交易委员会及其主席Arthur Levitt多次公开重申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并将透明度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加以使用。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联合国贸发局(UNCTAD)的调查报告更是认为透明度和解释度不足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2001年“安然”在数月内倒闭,以及其后世界通信公
长期以来,主流财务金融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经理人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财富。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以传统会计数据为核心所构建的业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正在被快速改变,全球电信运营商也受到深刻影响。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在经济、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背景下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了在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类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
旅游基础设施是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必需的公用设施,是旅游地形象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构成。旅游基础设施的状况直接体现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的竞争力。旅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