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小说创作的症候型分析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先勇是最早被介绍到大陆的台湾作家,他的创作代表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采用症候分析的方法,旨在通过细致的文本梳理,探讨白先勇小说的显著症候及其生成动因。  白先勇小说创作的怀旧情调与悲观色彩向为论者关注,这形成其显著的风格特征。论文结合作家经历,探讨其之于“情感结构”形成的重要意义,旨在思考怀旧情调的生成机制,以及怀旧与悲观的合谋所营造的意外审美效应。  本文通过对白先勇小说中两性形象的梳理,探讨作家的性别倾向在书写过程中的投射。本文认为,女性形象的反欲望倾向并非“厌女”一说所可阐释,它包含着作者社会性别与心理性别的纠缠互搏;在某些男性形象中,依稀隐匿的自恋与依恋,与作家的童年经历若有关联;同性性爱与异性性爱在白氏文本中有着不同表述,此症候折射了作家的性向所趋。  对细节的关注是“症候型分析”的要义,论文立足于白先勇小说的细节解读,探讨作家个人体验与文本书写间的隐秘关联,并由此验证小说创作的重要机制:经验的拆解与隐藏。  正所谓“蚌病生珠”,白先勇小说的独特魅力恰来源于其异样的症候。他早年特殊的成长经历与同性恋情感体验是其文本症候生成的基本动因:曾经王谢堂前,而今寻常百姓,怀旧与感伤于焉而生;女性心理,男性生理,“间性”书写的过程孕育出超越常规的人物形象;难以言说的苦衷,急于言说的冲动,二者的纠缠引领着个体经验的文本呈现。
其他文献
体内多出一块“肉”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说到底,息肉还是良性肿瘤,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因息肉存在的部位不同,命名各异,如鼻腔内的称为鼻息肉,鼻窦内的称为鼻窦息肉,牙龈上的称为牙龈息肉,胆囊内的称为胆囊息肉,胃
龙亢桓氏的兴盛始于东汉的桓荣。桓荣以硕儒而为帝师,后代世承家学,三代帝师,显耀一时。东晋之时,经由桓彝的名士交游与沙场拼搏,桓氏家族再度显赫。历东晋一朝,桓氏家族都有重要人
孕期超重风险多  “一些女性怀孕后,家人不许她做家务、不许她随便外出,没事就躺着,甚至去上班也被善意劝阻了。怀孕期间的确需要小心,但也不必刻意避免一切活动。孕期缺乏运动对准妈妈和胎儿都有不利的影响。”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施鹏说,我国孕妇增重超标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摄入了过多的营养,而又缺少运动导致的。超重不仅会增加血栓、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给分娩带来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在二十世纪影响深远的小说。多年来各类学者对它的解读种类繁多,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部传世经典,《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文本意义几乎是无穷无尽
热奈特提出了超文性,而超文性的具体运用就是仿写和戏仿。随着现代小说艺术方法的不断探索,戏仿这种创作方法越来越常见,戏仿文本也越来越多,但是对戏仿的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
本论文立足描写方法、对比分析和归纳的研究方法,结合当代国内外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确定研究范围,对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延边、朝鲜、韩国先后译介的中国当代长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