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氮沉降时空分布与来源特征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大气氮沉降领域的监测分布并不均匀,为补充我国东部地区氮沉降的研究,本论文对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长三角地区全椒、杭州、南京以及浦东四个监测点气溶胶、降水以及大气的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氮稳定同位素特征,采用后向轨迹模型以及多源同位素混合模型对氮来源进行解析,并对长三角地区不同类型氮浓度、氮沉降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长三角地区气溶胶整体呈酸性,全椒、杭州、南京以及浦东四个监测点气溶胶中全年离子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39μg·m-3、14.51μg·m-3、28.84μg·m-3、8.14μg·m-3;四个监测点的全年最大降水量均出现在8月,降水中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19.32 mg·L-1、14.96 mg·L-1、14.61 mg·L-1、17.44 mg·L-1;四个监测点大气中氨气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13 mg·L-1、1.73 mg·L-1、0.67 mg·L-1、0.64 mg·L-1,整体表现为春夏>秋冬。(2)全椒及浦东监测点大气中全年δ15N-NH3值分别为-46.81‰、-39.18‰。传输到全椒地区的污染性气团基本来自山东等农业大省施用氮肥挥发所形成氮的短距离传输;传输到浦东地区的污染性气团主要来自西北方向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全椒地区农业氮源的贡献超过了70%,主要包括化肥、生物质燃烧;浦东地区则是燃烧氮源的贡献接近70%,主要包括机动车排放、燃煤。(3)全椒、杭州、南京以及浦东四个监测点不同类型氮的月加权平均浓度以及氮湿沉降量均与降水量正相关。四个监测点全年氮湿沉降量分别为:22.68 kg N ha-1、18.48kg N ha-1、14.98 kg N ha-1、12.55 kg N ha-1,年度氮干沉降量分别为:34.39 kg N ha-1、22.07 kg N ha-1、32.11 kg N ha-1、11.61 kg N ha-1。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发生率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震颤、肢体僵直、行动迟缓等。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趋于老龄化,P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针对PD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直接或间接补充多巴胺的拟多巴胺药物治疗及一些侵入性的开颅手术,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雷帕霉素(Rapamycin,RPM)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对视频获取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视频采集设备、硬件条件以及传输带宽的限制,人们获取的视频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质量水平,不仅降低了人们的观看体验,也影响了对视频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视频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它是从低分辨率视频中重建出高分辨率视频的过程,在视
利用1998-2014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CMORPH降水产品、TRMM卫星数据、FY-2E卫星观测的逐小时TBB数据等,采用统计-天气学诊断分析、中尺度数值模拟、分段位涡反演等方法,研究了对流层顶折叠(以下简称折叠)在高原深对流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统计分析了高原深对流和不同强度对流层顶折叠的气候学特征,并归纳出高原深对流-折叠的时空分布匹配关系,发现折叠
本文利用理想数值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高度及不同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下热带气旋外雨带层状云区的特征。研究表明无论在低层还是高层垂直风切变中,外雨带层状云区均位于风切变的左侧。其中,高层切变试验中层状云区的组织性比低层切变试验强。这是由于高层切变环境下更强的非对称出流在风切变左侧的对流层高层产生,使得更多的水汽由内核区向外核区输送。因此,在高层切变试验中,霰和云冰粒子在顺风切左侧的高层存在更大的增长率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极端天气频发,极端高温极为显著。本文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选取中国东部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气候模式提供的RCP4.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
西北太平洋地区常有热带气旋群发(MTCs)现象发生。当多个台风共存时,由于“藤原效应”会影响其路径、强度的变化,导致较大的预报误差,从而给业务部门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群发台风事件的预报对防灾减灾至关重要。因此,本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对MTC事件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MTC事件频次受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共同影响。在群发多年,季风槽向东延伸且较强,导致
准确选取云微物理方案中对预报误差敏感的物理参数,深入理解该物理参数的物理机制和作用,是改善高分辨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物理扰动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高分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在对微物理参数化方案预报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对微物理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试验分析。首先选取多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结合一次江淮暴雨过程预报的性能分析,优选出模拟效果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1950-2014年期间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半球夏季西北太平洋区域天气尺度波列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天气尺度波列的结构和传播特征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是其强度存在着显著的增加趋势。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这一上升趋势的可能物理机制和大尺度背景场中的环境因素紧密相关。为探究这一物理机制的具体影响过程,本文将整个研究时期分为了三个变暖阶段(P1:1950-
本文基于ERA-Interim370K等熵面位势涡度(PV)资料,利用等熵位涡经向梯度反转识别Rossby波破碎的方法,对1990年至2018年29年间北半球发生的不同类型Rossby波破碎(RWB)事件进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北半球反气旋型(Anticyclonic RWB,AWB)与气旋型(Cyclonic RWB,CWB)波破碎事件发生频数和平均尺度均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相较于冬、春两
气候和流域下垫面特性变化对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一直是水文气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对人口密度高且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地区。本研究基于Budyko假设,采用1981-2000年中国426个水文分区的实测水文气象数据,首先分析了1980年代(1981-1990年)和1990年代(1991-2000年)蒸散量(ET)和径流(Q)相对于基准期(1961-1980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化分离了降水(P)、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