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甲硫醚和二甲二硫醚的检测与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kao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饮用水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南方特有的气候条件,水源水中经常发生嗅味事件,不仅冲击着人们的感官指标,而且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性,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感。本课题针对水中可能出现的两种含硫嗅味物质甲硫醚和二甲二硫醚,对其制定了分析检测的方法,对深圳市多个水厂进厂原水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调研,考察了水中两种含硫嗅味物质的存在情况。最后,研究了去除目标化合物的几种不同途径。  使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PFPD联用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硫醚类嗅味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利用合适的程序升温,将两种目标化合物有效的分离开来。通过改变不同的前处理条件,找到了最佳的吹扫时间、解析时间、解析温度等条件,实现了两种物质峰面积的最大化。通过实验确定了甲硫醚、二甲二硫醚的检测限、精密度等,制定了两种物质的标准曲线并证实了它们的可行性。  针对南方有可能发生嗅味突发事件的现象,对于深圳市15个水厂的进厂原水进行了调研。结果证实了,大多数水厂的进厂水源水中存在甲硫醚,个别水厂存在二甲二硫醚。研究表明,南方水体确实存在着夏季发生嗅味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在小试研究中,考察了不同途径对于甲硫醚、二甲二硫的去除效果。分别试验了物理吸附法和化学氧化法对目标化合物的处理效果。物理吸附剂分别选用沸石和粉末活性炭,研究了不同的吸附时间、吸附剂量对于甲硫醚、二甲二硫的去除效果。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吸附目标化合物的能力比沸石要好,同时,粉末活性炭对甲硫醚的吸附效果优于二甲二硫醚。化学氧化法中,研究了3种不同的氧化剂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如若发生水体嗅味突发事件,可以采用NaClO3或者KMnO4氧化法进行应急处理。另外,考察了运行稳定的中式装置中混凝剂对于目标化合物的影响,中式结果表明,混凝剂的存在对于目标化合物的去除基本没有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国信息科学技术手段的提升.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的目的与需要.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生物教学有着更高
情趣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就是要摒弃传统教育中机械、呆板的单向教学模式,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生动活泼的
小学数学教学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评议课等课型.不论哪种课型,学生练习的时间都应当超过70%,甚至更多.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将70%以上的精力用在提高练习效率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的互联网+时代,面对新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电力营销服务也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电力营销就是以营销策略、理论为主要指导,加上各种营销手段进行营销的一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让学生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尝试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得到心灵滋养
机械工程材料在恶劣的服役条件下,经常出现材料失效的状况,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需要更高要求的材料服役行为,本文力图利用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以及Python语言,在普通P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学生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其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人格的培养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
小说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传统小说阅读课从人物解读、情节解读和环境解读三个方面进行.学生对小说感兴趣,但对读小说不感兴趣.因此,读小说读情境教学已成为初中语
小学体育作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需要被我们体育教师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当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后,才能够以更加端正的态度进行小学体育阶段的学习以及锻炼,故而,在小学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