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女性心理状况与中医七情倾向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中医心理学的角度探究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状况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倾向性,为改善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医的七情背景问卷量表,比较46例不孕症女性和46例正常育龄女性,分析不孕症女性和健康女性的心理状况及七情的差异。  2、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把46例不孕症女性进行中医证分型,分析不孕症女性的各中医证型的心理状况及七情的差异。  3、分析年龄和不孕年限对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七情的影响。  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显示,不孕症女性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育龄女性组,量表总分与阳性项目数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七情背景问卷量表调查显示,不孕症女性组的正面情绪“喜”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育龄女性组,“怒”、“忧”、“思”、“悲”、“恐”、“惊”等负面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正常育龄女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3、不孕症女性组的七情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怒”、“忧”、“喜”、“恐”、“惊”、“思”、“悲”。正常育龄女性组的七情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喜”、“怒”、“忧”、“思”、“惊”、“恐”、“悲”。  4、46例不孕症女性的中医证型的分布依次为:肝郁气滞型(21例,占45.7%),肾虚型(12例,占26.1%),痰湿内阻型(8例,占17.4%),瘀滞胞宫型(5例,占10.9%)。  5、不孕症女性不同中医证型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各因子各证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6、不孕症女性的不同中医证型的结果显示,肝气郁结型的“怒”、“忧”、“悲”的情绪得分及负面情绪总分(怒、忧、思、悲、恐、惊之和)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7、肝气郁结型的七情情绪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怒”、“忧”、“恐”、“悲”、“惊”、“思”、“喜”。  肾虚型的七情情绪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喜”=“怒”、忧”、“恐”、“惊”、“思”、“悲”。  痰湿内阻型的七情情绪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喜”、“怒”、“忧”、“思”、“恐”、“惊”、“悲”。  瘀滞胞宫型的七情情绪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怒”、“忧”、“惊”、“恐”、“思”、“喜”、“悲”。  8、不孕症女性年龄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呈正相关(r=0.240)。不孕症女性年龄越大,则总分越高。  9、不孕症女性年龄与正面情绪“喜”得分呈负相关(r=-0.308)。不孕症女性年龄越大,则正面情绪“喜”得分越低。  10、不孕年限为4年组、5年以上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显著高于不孕年限<2年组,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11、不孕年限3年组的“怒”的得分显著高于不孕年限<2年组、不孕年限5年以上组,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不孕年限5年以上组的“思”、“悲”、“恐”、“惊”的得分及负面情绪总分显著高于不孕年限<2年组,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结论:  1、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育龄女性,表现在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恐惧和精神病性等多个方面。  2、不孕症女性“喜”的正面情绪显著低于正常育龄女性,不孕症女性存在易怒、善忧思、多悲、易恐惊的情绪倾向。其中主要负面情绪是“怒”。  3、不同中医证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不显著,不孕症患者均有心理上豹重荷,提示在临床诊疗不孕症时应该考虑患者的心理问题。但不同中医证型间七情情绪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肝气郁结型负面情绪总分最高,以“怒”、“忧”、“悲”为主要倾向。  4、不孕症女性的年龄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喜的正面情绪越低。  5、不孕年限长的女性,其心理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负面情绪主要倾向于“思”、“悲”、“恐”、“惊”。因此,重视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不孕症女性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及时而有技巧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从整体提高不孕症女性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职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事业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本着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专业发展、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运行管理、有利于学生日常管理,各职校开始实施校系二级管理。校、系二级管理体制(学院制)是国外诸多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普遍采用的内部管理体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在这项
摘要: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并以此作为学生毕业标准的管理制度,我国高等院校已普遍推行学分制改革。本文以分析学分制的内涵为出发点,探寻影响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主要因素,并在思想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分制 选课制 对策研究    19世纪以来,学分制开始成为东、西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普遍选择,我国自1978年以
摘要: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存在人才管理权缺失、馆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奇缺、忽视馆员培养和继续教育、部门和岗位配置不合理、对馆员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评测标准等问题。其人力资源建设策略是树立以能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变人事管理为人才管理、调整馆员队伍结构引进复合型人才、对馆员进行多层次的培养和继续教育、进行职务分析与岗位设计、建立健全评测考核制度。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人力资源建设 能本管
摘要: 本文探讨了教学档案微机管理的重要意义,教学档案的分类,并提出了几点采用计算机管理的办法和策略。  关键词: 教学档案 计算机管理 分类方法 方案    一、教学档案的作用及微机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方法的更新,有关教改文献资料及教学管理文件、教师业务档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成绩单等文件管理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利用是
提问不仅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进行学科学习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有效展开提问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对小学
摘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永久性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构成了高校心理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1.前言  对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的认识人们从没动摇过,但同时存思想政治工作可包治百病的错误认识,工作方法也常流于形式,不能深入们的的心灵。
摘要: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提问;组成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协作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教学,达成教学目的。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文献检索课 教学方法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
摘要: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师范类毕业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就业形势。为解决师范生就业问题,师范院校应该根据就业状况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师范毕业生自身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及时转变观念,打开就业新局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 师范毕业生 就业 市场化
摘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和形式。疏导不统一、疏导脱节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坚持疏导统一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分析疏导与堵塞、立与破、正面教育和反面批评的关系入手,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疏导统一做了些思考。  关键词: 疏导统一 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
摘要: 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十分严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在当代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着就什么是人文精神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和根源、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精神 培养    现实中,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十分严重,从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到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