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制完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ANGQ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自土地改革运动以来,“保障农村人口居住权,实现居者有其屋”一直是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立法设计的唯一价值目标,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缺乏流转性,导致其用益物权性质不能得以彰显。然而,当我国步入市场经济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应当不仅兼顾保障目标与同时也要兼顾效率价值目标,我们不能突出强调社会稳定功能和分配公正功能,而牺牲了经济效率功能,没有经济效率,治标不治本,最终贫穷的还是老百姓。由于争议太大,我国新出台的物权法对此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探索未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制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从我国农村宅基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至提出修改与完善的建议。论文共三个部分,前言、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第一部分,第三章为第二部分,第四章和结语为第三部分。前言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及现实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了解现行制度产生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来分析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第二章在通过对现行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也就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前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核心问题流转的必要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否流转是关于物权法修改的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现行法律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态度即在新修订的物权法中对此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显然也是顺应将来情势的发展变化,为宅基地转让的开禁预留了改革空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市场化的需要,不流转无法实现土地的自身价值。围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争论的几个核心问题,从争论中权衡流转的利弊得失,可以得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在上文得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后,对实体法如何修改及法律如何实施进行了探讨。在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上应该健全登记制度,完善宅基地的取得条件和程序,在法律修改中也应该明确宅基地流转和消灭的各种情形,在法制建设方面可考虑建立土地执法的垂直管理体制,严格执法保护土地资源。由于法律的改革完善涉及到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可采用先试点再全国推广的方法。结语是对论文的概括总结。
其他文献
工业化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化则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经济社会历史的演进的节拍。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及先进生产要素的积聚本身就能够产
戴赫劳伦斯(1885年9月11日—1930年3月2日),英国作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及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广泛地展示了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作用,并探讨了人类的本能、直觉及性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分别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的理论核心"仁"主张"推己及人",将"己"的私识确立为道德和真理的标准;苏格拉底的"认识自我"及"知识即道德"
在旅游体验和创意经济发展下,旅游者需求层次的提升、旅游产业的升级催生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旅游创意产业萌芽悄然兴起。本文运用产业发展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旅
2016年是我国传媒行业进行变革和转型的重要一年。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过程中,却面临各种问题。对新型传媒的认识不足,缺乏双向思维。造成转型的后劲不足,动力不足。如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涉及国家、地方、个人利益全面调整的综合系统工程,其政策实施的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而保证政策设计目标实
目的探讨在急诊治疗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案和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100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1:1:1:1的比例分为Ⅰ、Ⅱ、Ⅲ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我国人多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现状,为今后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程序、稳定护士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1 298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职业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7年3月-2019年2月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用